知道问题是什么,才可以解决问题。
因为没时间。
我报名了9月份的上海高口笔试,准备报名11月份CATTI的二级笔译和二级同传。于是自己列出时间表:清晨用来背诵古诗文和英语文章,上午做上海高口的模拟卷,练习听力;下午用来练习笔译、背单词、阅读;晚上用来练复述、交传和同传。我知道如果不安排好固定的时间,我永远也没有时间写作。所以我规定自己晚上吃完饭后,七点到八点是写作时间。特意挤出的这一个小时看似保证了写作空间,但其实远远不够。因为时间短,我会心急,会没有耐心仔细琢磨,咬文嚼字。而这是写好文章必须的,好文章通常是“作”出来的,是改出来的。为了赶着交作业,不耽误后面的事情,一个小时内,我只能把每天发生的事或者自己的观点匆忙记录下来,顾不上谋篇布局、突出主题、修饰润色。即使有的文字标题做了“未完成”“待修改”等标记,但是第二天,即使没有特别想写的内容,即使不知道写什么,我仍然喜欢打开空白的文档,而不喜欢去补充、修改旧文。
因为没精力。
“您的脑力余额已不足,请充值。”清晨起床背书、做练习;下午做练习;晚上还要做练习。一整天大脑都在高强度运转。翻译耗费脑力,口译是翻译中比较耗脑力的,而同传是口译中比较耗脑力的……有时候真的觉得发呆就是休息,什么都不做,就已经很幸福了。所以即使自己都嫌弃自己的文笔,也羡慕别人练习写作取得的成就,知道认真写才能提高写作能力,但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及。
只能写得像shit。即使不期待成名成家, 但久而久之,自我的否定如影随形,体验感也是非常不好,所以没有动力继续写下去。
学习特别需要专注力,而专注力也是有限的。专注力耗尽的时候,我们就会经常走神,倾向于做一些“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比如玩手机、刷微信微博。写到难表达的地方,刷微信;写到不想写的地方,刷微信;写累了写烦了,刷微信。而人疲倦的时候,自控力也是跌倒谷底。往往看到一个长篇,才突然想起来还要写作,不耐烦地把手机一摔。或者刷了三遍还是没人找我,才把手机放下。于是就会发生这样一种情况,一个小时过去了,我才写了100个字,而这远远未达到交作业的标准。为了守住对自己的承诺,为了不浪费“虐己费”,我用同样的效率“坚持”下去,勉强应付了作业,但是一个晚上也过去了,没有时间练习口译了。
久而久之,我会为了“又紧急又重要”的口译练习放弃“重要但是不紧急”的写作。然而,人世间没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不需要日积月累就能完成。
因为没信念。
我不知道写什么。即使平时脑子里面很多灵感碎片,也及时地记录下来,但是真正打开文档开始写的时候,望着这些只言片语,又觉得没有东西写了。我知道这是因为我每天都宅在家里做自由译者,都在练习翻译或者准备翻译考试。我不可能每天都有和人打交道的经历,也没有很多时间去思考。心里面那些负能量在前两个期发散出去以后,我并没有“特别想表达”的东西。
我不知道为什么而写。
我每天为了“交作业”而“奔波忙碌焦头烂额”。交500字作业是我唯一的目标,目标一旦达成,我就没有心力去攀登更高的山峰。即使知道写作能力对于笔译的重要性——写作能力简直就是笔译的核心能力之一啊(另一个是对原文的理解能力),我还是……觉得坚持写作好难哦。就像昨天的作业里面写的,我完全清楚写作可以带给我的——专业地活着、有连接地活着、清醒地活着、理智地活着,但这些,似乎不是我内心真正想要的。畅销书作家赵星,笔名为“一只特立独行的猫”,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凭借七年每天2000字不间断的写作练习。七年啊!每天2000字啊!几个月每天500字,我都哇哇叫,可想而知七年每天2000字有多么难。
因为没读书。
写作也是要厚积薄发的。因为翻译需要大量的原文语料输入,我有给自己安排阅读的时间,但因为还有其他的练习任务,所以阅读时间依然少得可怜。
我读书少,所以我写不好。
总结以上各种因素,主要就是两点:没时间、没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