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在公号上刷了几篇文章,凑巧都与职业选择和转换相关。
美青在《讲一个失业、无保险的“人到50岁”的故事吧》一文中讲了一个美国货车司机54岁时失了业,没有医疗保险,一只眼睛近乎失明,通过参加社区大学IT支持维护课成功换行的故事。
从个人奋斗角度出发,这个老美的案例真的很有说服力。于是美青写到:有人在她的50多岁去读法学院,有人在他的50岁去读信息技术维修证书,有人在50多岁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无论朋友们对于转行的考量结果如何,都希望亲们可以不要为了“年龄”这个因素,而过于焦虑。
好励志,好令人振奋。一言不合就想辞职的人,是不是马上就有递交辞职书去寻找理想中的职业的冲动?
几分钟后,我看到了《小镇做题家:一个211高校学生的命运陷阱》一文,感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如鲠在喉,因为我在“赵韦”身上看见自己。
我们都曾经相信,高中就是坐牢,牢底坐穿了,人也自由了。
我们都是“小镇做题家”,高考前夕点着蜡烛刷题目的经历仿佛就在昨天。
我们都不明白志愿填报书里的专业词汇,稀里糊涂选择了自己的大学和专业。
我们一路狂奔,逃离了自己的家乡,发誓再也不回那个单调乏味的小镇。
我们都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大学毕业时,面临两难选择:要么在不喜欢的领域里耗费三年时间继续攻读硕士,要么去找一份很差很差的工作。因为我们刚一进入大学就明白,我们的专业很冷门,几乎没有市场。仅从就业角度来说,我们是名副其实的“高分低能儿”。
我选择了继续在学校耗几年,希望硕士文凭可以为自己换取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
“赵韦”比我勇敢,他大学期间就去美国见过世面。他放弃就业和保研,选择多学一年计算机,想成为码农,赚取高薪。
不幸的是,我们都有点偏执。在高压之下忘我学习,不仅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人还特么的抑郁和焦虑了。
“赵韦”被父母逼去亲戚的建筑工地上班,985学历成了废纸,也成了阻碍自己适应社会的一个道具。
“赵韦”在豆瓣小组发现了一个热帖,发帖人自称“小镇做题家”:出身小城,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
这种带有戏谑意味的自嘲戳中了我们每一个来自十八线小镇,在现实生活中无数次撞得头破血流的“赵韦”们。
文章末尾,“赵韦”接受了一家公司文员的工作,薪水距离自己期望十万八千里,但那是唯一能把他从泥潭里打捞出来的机会。
是的,无数个“小镇做题家”最终都得学会和现实妥协,在自己不擅长也不喜欢的工作岗位上“活着”,再伺机寻找突破。
这篇文章评论区的小伙伴很多也感同身受,做了诚挚的留言,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无法在大城市落脚,也回不到农村。”这句话 太真实了…
学历在20岁的阶段是父母在亲人们间炫耀的资本,在30岁时变成大家嘲讽你“一事无成”的枷锁。
再劝一句想学计算机的小伙伴,身边有不少计算机的大神,拿公司分红的那种,据我观察,身边计算机的大神都有超乎寻常的天赋和恒心。跟女朋友出门玩都带着笔记本,能够夜以继日的熬夜白天继续嗨,小屏幕播放乡村爱情不到位大屏幕纠错。真不是有热情就可以的,程序员不是想当就能当的...
看完了有些泪目,同样农村本科毕业,留不下城市,回去不农村,工作两年仅存了的一点钱选择了辞职考研,其间患上抑郁症,好在最后考上了一所211,但是我又怀疑这样继续返校又能改变什么?
太真实了,以前以为前途光芒万丈,现实却可以直接给你当头一棒,还朝你吐口水。
经历相似,共鸣感很强,幸好自己在处于崩溃边缘时及时撤退,换了条路。
……
文章最后,我只想说,“小镇做题家”们加油,或许到了我们50多岁的时候,可以像美青故事中那个成功换行的美国人那样,终于找对了努力的方向。
END
微信公众号:通过阅读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