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理解层面来讲,简单理解作品表面上所呈现的意思,知道大概讲什么,这属于浅阅读。我们大多人平时的阅读,大部分都属于这个层面的浅阅读。深度阅读则是区别于浅阅读,它是在不断理解作品意思的基础之上的思考和感悟。比如在读文学书籍的时候,通过研究作品时代背景,语言特性,再结合自己的背景知识、生活经历等,来理解、诠释、分析、比较、运用、评价所读作品,这就是一个深阅读的过程。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儿童绘本就是图画书,内容浅显,哪里有什么深度可挖;孩子年龄小,认知水平低,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未达到一定程度;孩子读绘本,只要培养阅读兴趣就好了,有趣就行,还做什么深度阅读。这些观点我在过去的教学工作中常常听到。对此我不想用理论去解释,只给大家放一张图片。
扎克伯格夫妇给刚出生没多久的女儿读的是什么?不是小猫小狗,也不是王子公主,而是科普绘本的《量子力学》。孩子这么小,就读如此深奥的东西,有这个必要吗?这张图不能解释儿童绘本深度阅读的重要性,但我想说的是,它们本质上是相似的。虽然是深奥的科学话题,但绘本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把它的精妙原理展示给孩子们,让孩子们领悟科学之美,从小对科学产生浓厚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难道不好吗?而我们用绘本以及绘本的延伸活动,引导孩子深入思考和感悟,形成自己的观点,发展各方面能力,难道不比只是读一读,然后什么都不做更有意义吗?
那么在做深度阅读之前,其实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
1.不是所有的绘本都适合深度阅读。有的绘本特别是适合婴幼儿的,还有一些readers,内容特别简单浅显的,就是帮助孩子喜欢上书这个东西,不需要再往深入做。
2.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决定。一个小朋友,如果连坐下来专注地听完一个绘本都做不到,就要开始深度阅读就没有意义了。
3.不是每次阅读都一定要深度阅读。如果和孩子每读完一本书,就要做一系列深度阅读活动,讨论一堆问题,久而久之,把阅读变成了负担,孩子就体会不到它的乐趣了。
因此,老师、家长一定要把握适当的“度”,避免拔苗助长。
在进行绘本深度阅读时,首先要是孩子对绘本内容有非常清楚的把握,这可能要在您给孩子读过好几遍以后才能开始。还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一下子和孩子讨论一堆问题,或者做好几个活动,要结合孩子的接受能力。一开始和孩子做深入讨论时,可能孩子什么都答不上来,这由于他们的认知水平、思考能力或语言表达能力还没达到那个层面,很正常。您可以先倒退回简单问题,如:故事名字、主人公名字、回顾故事情节发展等。也可以把深度问题细化成更小的问题,启发孩子思考。再者,您也可以发表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注意表达得清楚有条理),给孩子正面示范。平时孩子听得多了,自然耳濡目染,慢慢也就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我们让孩子阅读的初心什么?不是仅仅认识更多的字,记住一堆道理,也不能永久停留在感兴趣、好玩的层面,我觉得还是希望孩子透过书本打开认识这个世界的大门,活出更精彩、更有意义的人生。
(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