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疯狂的学而思》之后,学而思再一次刷爆了我的朋友圈。离开K12培优多年,果然是物是人非。巨人教育和京翰教育这两家号称武汉培训界的黄埔军校居然连上榜被吐槽的资格都没有,同志们任需继续努力啊。
疯狂奥数的背后,究竟是谁吃了孩子的童年?
主谋绝对不仅仅只是学而思。
只要择校在,没有学而思还有习而思。一个学而思倒下了,千千万万个新东方站起来了。
作为一个已经改行的资深课程顾问,我想和你谈谈关于学而思。
01
择校不倒,学而思永不为奴
我有个特别要好的朋友,我在做培优的时候她是十分鄙视我的。孩子8个月的时候就给报了我们楼下的美吉姆,她的教育理念非常的西式,一切以孩子的个人自由意志为基础,他快乐就好。
她经常挤兑我,鄙视我,说“我以后绝对不会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要他开心就好。他爹妈学习就不好,我还能指望他怎么样。我也不奢求他能够考个什么蛮牛逼的大学,普普通通就好,你们这些幼升小,小升初什么的太疯狂了,简直就是神经病!都是你们这种教育机构搞出来的,为了骗钱,也是丧尽天良。
我内心一万个草泥马呼啸而过,深呼一口气保持着微笑,“孩子,幼升小,小升初,这些都不重要!你听说过中考吗?你知道武汉市的中考普高升学率仅仅只有50%左右吗?如果你的孩子不幸在另外50%,你就只能上职高。”
“我去,那我还是得给他学一学语数外啊。他爹妈至少还是上了高中念了大学的。”
(图为武汉市2017年中考招生计划。不排除中学会劝说一部分成绩不好的孩子放弃中考拉高升学率)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资格上普高的,这个残酷的事实很多家长真的都不太清楚。
我在教育机构做了这么多年,你问我武汉市高中有哪些,我现在可能还记得起几家高中的升学政策。你要是问我武汉的职业高中是个什么形式,重点职校是哪几家,我还真是一点儿都不知道。
因为没有人咨询过,所以我也没去了解过。
我并不是说抨击上职高的孩子就一定不好,但上个好大学的选择面的确会更广一些。很多家长在一开始都是坚持着素质教育,以孩子的快乐为根本,开开心心的念完了幼儿园,顺其自然的读完小学。
小升初的时候傻眼了,WTF?你没跟我说98%高中升学率里还包含了职高啊。
你可以接受孩子成绩不好考不上名牌大学,但你很难接受自己的孩子上不了普高。在孩子还没有清晰知道自己人生目标的时候,就已经丧失了一大半选择的权利。
那个劝实习生休学的咪蒙大神,为了让儿子能读北京的重点小学在公众号卖惨哭诉。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双标!大环境就是如此残酷!你上不了好的小学,你就很难上一个好初中,你上不了好初中你就可能失去上普高的权利。
如果你接受这个逻辑,就要走向择校的大军,你要择校,就得上奥数。
只要中考的升学率压在那里,择校不倒,一个学而思倒下了,还有明心数学慧泉教育等等无数的教育机构在坚挺。
吃了孩子童年的,主谋不仅仅只是学而思,还有择校的政策。
02
教育机构的本质,还是一种产品
对于课程顾问来说,教育机构的课程,本质就是一种产品。
对于产品来说,存在即合理。
不同的家长不同的教育理念,就会对应有不同的课程体系。家长在选择教育产品时,应该保持两个原则,不妖魔化任何一种课程,不盲目跟风任何一个机构。
我记得我从K12培优辞职后转到学龄前的早教时,我有一个同事问我,你以前的教育机构是干嘛的?
我说,就是语数外学科培优,以竞赛为主。
我至今都记得她当时的表情,一惊一乍的,“太恐怖了,我以后绝对不会让我的孩子去学奥数的。你们那里的孩子太可怜了,还是我们这里好!”
她一直在早教行业工作,美式的早教强调的是个性化的发展,在这种环境下她已经对中国的应试教育产生了妖魔化的偏见。
说实话,我第一感觉就是这个顾问很不专业。我认为做课程顾问最忌讳的就是被自己任职机构的教育理念绑定,去否定其它机构的所有。
每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每一个家长都是在自己认知范围内想要给孩子最佳的教育。
以上两点,是我的从业准则。
我们再来看奥数,这个被妖魔化了教育产品。
我现在可以回答她那个问题,我们那里的孩子没有很可怜,有孩子对奥数天生有兴趣,和学钢琴学跳舞没什么区别。
真正可怜的是那些一直顺其自然成长最后为了升学半路出家,去训练有素的同学厮杀。
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接触过奥数启蒙,奥数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我以前就经常跟着一二年级的孩子上奥数的启蒙课,有很多很有趣的奥数启蒙游戏,我就曾经沉寂在【10补码】的小游戏中无法自拔。
到底要不要学奥数?
奥数没有那么妖魔化,和钢琴舞蹈兴趣班之类的课程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异。只是一种教育产品,一个课程体系而已。
孩子有兴趣就去学,如果只是为了升学,孩子学的很痛苦就放弃。奥数本身就是选拔尖子生的过滤器,如果孩子没有奥数的天赋就不要强求。
升学的路还有很多种,不必只看这一种。
03
教育真的就是拼爹
养孩子真的就是一个劳心劳力永不停歇的打怪升级,打倒一个boss还有千万个级别更高的boss等着你。从一生下来的衣食住行到孩子的身高体重,从孩子的潜能开发到孩子的兴趣特长,升学之后的学习成长,每个阶段都是家长不能承受的重压。
10后的这一代家长,价值观都比较多元。我们是饱受应试教育摧残的一代,大多不希望孩子走我们的老路,想给孩子一个相对比较宽松,鼓励自由发展的环境。
抨击着中国的应试教育,但却又掌握不了素质教育的真正核心。在五花八门的教育理念下迷了眼睛,参加各种类型的讲座,把每一个看起来专业的教育咨询工作者都当成救命稻草,紧紧抓住,生怕给孩子错过什么。不谦虚的说,像我这样相对比较专业比较客观的课程顾问,被很多家长当成了救命稻草。
当了这么多年课程顾问,就看破了一件事情:教育就真的是个拼爹的过程。拼的不一定父母的财富,虽然财富也占一部分。
我们给孩子做出的所有选择,都是在建立自己有限的认知范围内,权衡之后的最佳选择。
而我们的教育程度,社会阅历和个人能力都会局限我们的认知。
前段时间热映的《摔跤吧!爸爸》,那个逼迫女儿去参加摔跤训练的爸爸,本质上也是基于自身有限的社会阅历做出的最优选择。
因为他是全国摔跤冠军,发现女儿有摔跤的天赋时,就产生可以通过训练,成为专业摔跤运动员而改变命运,他也有能力给予专业的启蒙训练,最终培养出两个冠军。
如果这个爸爸的教育程度更高,社会阅历更丰富,那两个女儿的选择也就不仅仅只是嫁人和成为摔跤运动员。
同样是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里固执的校长,则坚持认为女孩的上升通道就是当医生,男孩则是学工程做科学家。
同在印度,两个爸爸的社会阅历不同,给子女的选择也完全不同。
有的父母觉得不参加应试教育考个好大学会丧失很多选择的权利,有的父母觉得孩子一生应该找回自我,开心快乐就好。
这两个选择都没有错,没有孰是孰非,只是不同背景不同价值观的父母产生的不同选择。面对孩子,你的宽容可能在别人眼中是一种不负责任;而你的负责在别人眼中可能是过份焦虑的意志剥夺。
我们只能获得一个共性,父母肯定是在自己有限的认知内,做出了自认为对孩子的最佳选择。
而父母的认知是不断的升级的,所以父母的焦虑也是随着孩子年龄成长成正比例增长的。
也就是说不管你怎么努力都不会是一个完美的父母,做不出绝对正确的选择。孩子的每一阶段性的成长 你都会去怀疑自己曾经的选择是否不正确,影响了孩子的未来。
前几天和朋友吃饭的时候深有感触,一个曾经最鄙视我工作的家伙居然问我,这个幼升小的课程到底有没有必要上?
态度之虔诚,让我感觉像见了鬼。
以前我的朋友们是从来不会跟我讨论跟教育相关的问题。他们甚至会调侃我你就是负责给家长洗脑的,让他们花钱报班,我以后绝对不会上你们的当。
不管是500强上市公司的高管,还是身价千万的私企老板,到了教育机构的咨询室里,无一例外,焦虑程度和孩子的年纪成正比增长,孩子越大越焦虑。
这种焦虑在一些言论烈火浇油下,熊熊燃烧,成为压垮孩子童年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个坚持给孩子自由环境成长的家长,在面临择校的现实问题是抱头痛哭,怪自己没有了解清楚政策耽误了孩子。也有虎妈狼爸责怪自己是否太重视结果,毁掉了孩子的童年。
这些选择的确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孩子,但一个能够有所成就的人,大多数都得迈出撕裂原生家庭的那一步。
大数据表明不管是什么样的家长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也都会有孩子成才。原生家庭是会对一个人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局限,但不是全部,也不需要过分焦虑,完全否定过去。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个一直坚持素质教育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家长,被择校的现实打垮之后,是孩子和她的双重灾难。这是真实案例,小学五年级毫无奥数基础的孩子突然送过来强行参加杯赛超素班。我越是建议放弃,妈妈就越坚持,并且不断的责怪自己耽误了孩子。达不到超素班的硬性规定,妈妈还要砸钱上一对一,非要把孩子推上一条原本不属于她的跑道和已经起跑很久的孩子竞争。
这真的是一个灾难性的事件!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保持自我成长,你的认知层级和社会阅历越高,那在孩子面临一些人生重大抉择时,你能够提供的选择面就会更广,给予的信息支持会更正确,这才是教育的根本核心。
人生路漫漫,哪有绝对正确的选择。
尽人事而听天命,足以。
后记:有很多朋友最近在后台留言问我上早教有没有用?要给孩子报语数外还是兴趣班?
这个问题不站在机构的立场上真的挺难回答的,教育无绝对。能够在市场上生存下来的教育机构,大多都有它必要的存在价值。
首先先要清晰自己为什么要报班?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不妖魔化某一种课程,不盲目跟风某一个机构,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客观理性的分析不同机构的优劣势,结合孩子的兴趣谨慎挑选。
有两个小小建议,早教看环境,学科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