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知识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比其他知识的威力更大。少数的知识能够给我们带来关键的影响,这就是临界知识。(文末附思维导图)
作者总结中国过去30年的社会发展,从认知优势的构建角度看知识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知识数量构建认知优势
时间大概是从20世纪90年代到2000年左右,此时正值计划经济向着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在商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凭借大胆“下海”的企业家开始隐退,而大学生则成为非常吃香的人才。
第二个阶段:知识获取速度构建认知优势
从2000年开始持续到现在,在这一阶段,国内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打破知识获取范围的边界,过去只有少数人掌握的专业知识现在非常容易被我们所获取。因此,知识数量构建的优势被瓦解,以更快速度获取新知识成为新的竞争优势来源。
第三个阶段:知识深度构建认知优势
这个阶段,是作者认为已经慢慢到来的时代。在这个阶段,我们必须对知识进行管理,通过知识管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在怎样才能提升认知深度的同时,我们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才算是深度认知?”作者通过举例说明:
(1)有人问:北京的房价为什么那么高?
第一个回答:都是炒房团搞的!
第二个回答:北京的土地供应稀缺,而高购买人群又过度集中,所以推高了价格。
(2)有人问:怎么增加团队的认同感?
第一个回答:领导要经常开会强调团队的重要性!
第二个回答:人的认同感来自全力以赴完成一个共同目标,其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共同参与的仪式感都很重要。
OK,通过我们观察得知,是不是发现第二个回答总比第一个回答更有深度,为此作者总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差别:
(1)从形式上看,简单的回答往往是对具体问题或事件本身做出回答;而深度回答却是在分析具体现象之后找出抽象规律。
(2)从回答的思考方式看,简单的答案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直观感受、情绪和经验做出回答;而有深度的答案往往依托于有实验验证或者数据分析支持的结论。
(3)从答案的效果上看,简单的答案往往只能用于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而有深度的答案能够更普遍地解决类似问题,启发我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问题。
所以,有深度认知能力应该是: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在这些结论中,有些结论经过了更为广泛长期的验证,也在更普遍的领域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那么,这些结论就是“临界知识”。
所谓“临界知识”,指的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
作者首先用“李叫兽”的例子来举例说明,为什么一个毕业没几年的90后能够给那些做了多年营销工作的“老司机”指路,并出任百度的副总裁?问题出在哪里?
(1)问题出在哪里?
在作者的观点看来,问题不是我们不够努力,不是我们不够聪明,而是我们的努力陷入了一个重大的“误区”。即我们一心把时间花在想办法提升“技术效率”上,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认知效率”。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不断掌握对应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在努力提升技术效率。在这种模式下,我们遇到每个新问题都要学习新知识。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了解问题本质,了解解决方案的底层规律,能够让我们认清楚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那我们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
(2)怎样提升认知效率?
要提升认知效率,我们要找到撬动效能的杠杆点——临界知识。20%的知识比80%的知识更有用,我们要做的是花80%的时间,用在这20%的关键问题上。
学知识是不是越多越好?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为此作者引入当下讨论的一个热词——“斜杆青年”作为切入点。
“斜杠”这个词来源于英文“slash”,是《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马尔齐.阿尔博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中提出的概念,意思是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多元生活的人群——他们可能有份朝九晚五的工作,而在工作之余会利用才艺优势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获得额外的收入。
(1)斜杠=兼职?
作者认为,如果我们把追求多元的职业体验/兼职收入作为成为斜杠青年的努力方向,很可能我们会陷入到这个坑里面。在有多个兼职的情况下,所谓的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增加的往往只是一个“能力假象”罢了。我们更多的只是经历一下而已,但认知深度并没有明显增加。
正如十个麻雀也比不上一只雄鹰,多元的经历如果不能帮助我们提升认知深度,从长期看来,这也是低效的。真正的斜杠青年应该更加深入探索,而不是简单追求多元。
(2)斜杠是结果,不是原因
在今天这个人才高度流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时代,我们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此我们必须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对它的认识足够深刻,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话语权。不明白这一点,盲目追求多元学习,兼职变现,表面上看是在提升能力,其实都是肤浅地拿时间直接变现而已。
一开始就能带来直接利益和诱惑的事情,很可能要拿未来的机会作为代价。
斜杠是提升认知深度的结果,而不是追求多元的结果。
(3)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提升认知深度,不仅仅要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还要多元跨界。(作者不反对多元,而是反对盲目的多元。)
所以,要想做到极致,不是说只学某个专业的知识就够了,而是要学习与解决某一类问题相关的所有核心能力。
我们所谓的专业,比如市场营销、法律、政治、文学、地理,其实都是人为制造的标签,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按照上述标签在各个专业之间单独运行的。一个市场营销问题,背后往往涉及法律、政治、文化和地理等因素。我们既要用整体眼光看问题,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在作者看来,各种表面上看起来“无用”的知识,最后在底层都会联系起来。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能力,我们一生就需要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
(1)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
(2)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
(3)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
所谓公共基础课,就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用到的执行能力,比如时间管理、资料保存、沟通谈判、写作技巧等。
所谓专业必修课,就是我们所选定的专业方向。在这个领域里,我们需要跨学科地思考、解决问题,需要我们在不断实践和思考的过程中,领悟到跨领域知识交汇的微妙之处。
而通用必修课,就是要掌握临界知识,认知事物更加底层的结构与规律。从临界知识的角度回过头看我们该学哪些知识,就会发现这些看起“无用”的知识,可能会在战略层面上发挥“大用”。
作者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了这个道理。一家上市公司请各个领域的专家为他们集团公司新的业务板块发展提供咨询,其中不乏知名公司的高管,作者也应邀在列。当主办方发言人介绍完项目背景和具体情况之后,其他人就这个项目提出了各种具体的意见:关于政策支持的、基础工程的、整合营销的等等。而轮到作者发言的时候,他没有直接谈看法,而是提出了三个问题:
(1)集团为什么要进入这个新业务板块?初始动机和商业模式构想是什么?
(2)这种构想要实现,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推动这一目标的结构动力是什么?
(3)现在的态势与我们的关键目标是否匹配?从内部架构到用户需求之间要做哪些工作?发展的节奏是什么?
毋庸置疑,最后作者所在的公司与他们公司合作了。
因此,掌握临界知识,深刻理解底层通用规律,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必修课,这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巨大的价值。
本章笔记的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