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2015.10.27 6:30-7:30
阅读书本:《世界之战--科学与灵性如何决定未来》
阅读目标:了解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如何解释这个世界。
阅读进度: p35-P45
读书方法:粗读和分析阅读
摘要:
宇宙有意识吗?
迪帕克——灵性视角 论点:宇宙有意识
论述:
科学界在给出自己的宇宙创造说时认为是虚无创造了这个世界。按照科学的观点,宇宙一直处于混沌状态,直到人类大脑的形成。当人回过头来看着这一进化过程时却宣称:“万事万物中,只有我是有意识的。”
事实上,物理学在声称意识在宇宙形成的这130亿年里毫无作用时,其实已经削弱了自己的根基。物理学最前沿的量子理论告诉我们,亚原子王国可以完美地解释整个宇宙,即量子场将现实连在一起。但是在发现量子场之后,物理学却把量子场排除在你我之外,认为人类意识是一种自我意识,而量子场不可能具有意识。
《薄伽梵歌》中克里须那神在描述他的神性本质时所说的:“我就是场,我知晓一切。”。“我就是梵”道出了一切事物的本质:意识存在于自然万物之中。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科学界在当前这场辩论中最致命的弱点就是其提出的随机性。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当被问及在宇宙大爆炸中是否存在创造力和智力的可能性时,科学的一致回答都是否定的。我们被告知,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经历数万亿次的相互作用,混沌的宇宙自然会产生这一切
如果宇宙中包含所有的可能性,那么我们绝对不可以将意识或人类特征排除在外。灵性学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丰富科学的。物理学不愿满足给宇宙一个有意义的家园这个具有人性化的需求,这个家园是爱、真理、怜悯、希望、道德、美和其他曾只有上帝才拥有的人类特征的摇篮。因为这些特征缺乏数学根基,科学自然会轻而易举地抛弃它们。
在关于人类思想与宇宙思想如何联系起来这一点上,我还想再赘述一点。一旦你承认宇宙具有自我意识,那么人类为何会有智慧、创造力和意识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我们就在这样的宇宙中呼吸,生活。事实上,拥有无限可能的宇宙与我们始终密不可分。神秘主义诗人鲁米写道:“看看这个诞生于虚无的世界,它就在你的意识之中。”
无论宇宙中包含什么,它最初肯定拥有无限的可能性。正是它创造了宇宙万物,而意识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如果科学意识不到这一点,就会一叶障目。从灵性学的角度来看,量子物理学的波函数变化与上帝所指引的方向不谋而合,这正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们想要了解的。
心得:灵性世界观利用逻辑论述的手段,从人类和宇宙的关系,量子场与宇宙的关系,利用 随机性和可能性,人类思想和宇宙思想,论证了“宇宙是由意识的”
伦纳德——科学视角 论点:宇宙无意思 宇宙有意识缺乏证据
迪帕克将科学对宇宙诞生的解释称为“科学的创造传说”,在使用这个术语时,他其实是将科学的详细观察和严谨的理论工作与古文明中的传说和推测等同了起来,而其实这些推测和传说才是迪帕克信仰的基础。但是这种无须证据的方法无法找到事物的真相。迪帕克对人类出现之前宇宙不存在意识的论点讨厌至极。他更愿意将其想象成一幅瑰丽的画卷,在这里意识无处不在。然而如果不按照他提出的那种无须证据的方法,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到底宇宙是有意识好还是无意识好,而是有意识的宇宙是否真实。美好的想象和祝愿不可能塑造我们的世界观。
心得:科学世界观注重的是找到证据。对于宇宙是否有意识,从很难给意识的下确切的定义出发,给出意识的特征:意识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对自我的觉知。意识可能应分成不同的层次。其次,意识还会因人的思想状态而改变。意识和无意识会相互作用
提出:如果宇宙是有意识的,我们如何才能得知呢?物质世界中的事物遵循着这些物理准则。而宇宙有意识这一论点同样缺乏证据,所以我们也最好放弃这一想法。
心得:双方都同意数学具有有序性、平衡性、逻辑性,充满和谐美和抽象美(尽管它也具有随机性和无序性)。科学的世界观提出:科学家们没有舍弃思想中的爱、真相、怜悯、希望、道德和美。但我们在提出科学理论时却舍弃了它们。我的观点是,不舍弃是否会更好呢?难道迪帕克希望数学公式说当一颗美丽的彗星从太阳边划过时,太阳会有一种美妙的感觉吗?(其实未尝不可))难道物理学家在对星云进行数学运算时还要停下来去考虑星云的情感状态吗?(也可以考虑)我们能用宇宙具有创造性来证明宇宙大爆炸吗?主观性是人类体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在计算水星运动轨道时必须要融入自己的爱,也不意味着在我们形成宇宙理论时要加入宇宙意识。双方观点的融合是否能使这个世界更美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