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山名字的来历,说法不一,有史载,亦有民间传说。
一种说法是:“山出云气,蜿蜒如龙,因名。”其山九节山峰,高低起伏,其状恰如一条卧龙,而春夏云雾缭绕时,又如龙起舞,故名云龙山。
另外一种说法是:因刘邦曾藏于此山。董其昌《彭城云龙山重修放鹤亭记》说:“按史记称秦始皇东于厌王气,汉祖心自疑,避匿山中,吕后尝得之,曰季所居有云成五彩云,而赤帝子斩白帝子,盖龙德也,彭城之有云龙山,其得名当以此。”公元前206年,刘邦在丰西泽斩白蛇,举义旗,宣布抗秦起义,隐匿于芒砀山、云龙山之间,总有一片祥云,形状如龙,围绕在刘邦头顶。因刘邦后来当了汉朝的开国皇帝,皇帝是“龙”,他藏过身的山,也就称为云龙山了。
三还有一种说法是:南(朝)宋皇帝刘裕曾来过此山,故名。古彭城有个刘裕,是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一世孙。东晋时期为大将。为消灭割据势力,曾在彭城设幕府,指挥战事。期间,曾多次登云龙山
刘裕,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徐州人,也是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一世孙。辛弃疾充满激情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说的就是他。徐州是刘裕北伐的基地,他坐镇徐州指挥北伐达九个月,期间为徐州做了许多好事,时值秋雨滂沱,城墙坍塌,他的儿子彭城县公刘义隆率众把坍塌的土城墙全部改建为砖墙,这是史载徐州城墙第一次全部用青砖垒砌,城门、城楼、寺庙等建筑也得到重建,这些建筑不仅坚固,而且非常壮观。徐州百姓感恩戴德,认为刘裕是真龙天子,因此把山称为云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