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随万维钢的精英日课学习了《超越曲棍球杆的战略》这本好书,万老师也总结了一下关于“战略思维”的重点,此书的解读对于人生的格局,看问题的角度,关于做选择的重要性方面都有很大的认知提升。
书名:《超越曲棍球杆的战略》(Strategy Beyond the Hockey Stick: People, Probabilities, and Big Moves to Beat the Odds)
作者:麦肯锡战略实践部门的三个学者:克里斯·布拉德利(Chris Bradley), 斯文· 斯米特(Sven Smit)马丁·希尔特(Martin Hirt)
出版日期:2018年2月
1.所谓战略,就是你决定做什么。战略是选择一个方向。战术就要低一级了,战术是方向已经确定了的情况下,你琢磨怎么做。攻略更低,是照着别人的经验把这事做下来。底层学习攻略,中层研究战术,高层选择战略。
2.战略的本质是取舍。在你自己看来,战略是对命运的主动选择。在你手下的人看来,战略也是利益分配,就是你得根据公司的未来发展,把钱投到最有前途的方向上去。
3.CEO 的最重要任务不是公司日常管理,而是战略。但是一般的CEO只有“内部视野”,平庸的公司,靠惯性运营。只听内部人怎么说,或者最多再盯着几个直接的竞争对手看的思维模式,叫做“内部视野”。内部视野带给公司的只有惯性。
4.战略的关键是选择做什么。做什么不能以自己过去为参考,也不能以公司内部人的意见为参考,而应该是往外看。往外看,你就会发现外面真实的世界绝对不是一个稳态的运行,最应该做的就是把资源迅速投入到一个快速增长的领域中去,而不是均分资源。
5.战略思维首先要往外看。当你往外看的时候,你发现世界上充满了不平等,平庸和成功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头部公司拿走了90%的利润;平庸公司的利润非常低;头部公司优势将来还可能还会进一步增大。选对了行业,你就选对了50%。所谓战略,就是你在利润分布图上是一个什么位置。真正的战略选择,就是决定你在利润争夺版图中的位置。
6.收获从来都不是由付出决定的。做什么,比怎么做,比做得努力不努力,重要得多。
7.一个量化的好战略配方:
8.由此得到的个人战略配方:
9.所谓战略意识就是时刻想想我是不是应该调整发展方向。新趋势刚刚出来的阶段,传统公司根本就感受不到任何影响;趋势清晰了,传统公司仍然傲慢,并不羡慕什么新行业;新模式已经被证明是更好的,转型要面临非常大的公司内部压力;旧模式已经不行了,想转型已经来不及,直接退出是唯一的办法。
10.好战略应该走极端。战略不是做动作,而是做“大动作”,CEO 们通常都低估了到底什么叫“大”。市场竞争就是这样,跟上队伍不算厉害甚至都不算动作 —— 你得领先,才叫做大动作。
11.做大动作是最安全、也是最有利的战略选择。并购、提高生产率和产品创新,都不但增加了公司在利润分布曲线上上行的概率,而且减少了下行的概率。资源重组既增加了上行的概率,也增加了下行的概率,但上行远远大于下行。资本支出使上行概率和下行概率都增加了,而且幅度一样。
12.从战略角度考虑,集中力量的本质,其实是有选择的投入,也可以说是有选择的放弃。在这个方向上集中力量,就意味着要放弃那个方向。要点在于第一,必须要有选择和放弃;第二,战略目标都是跟别人比出来的,不是算你自己投入了多少绝对资源。
13.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精髓所在,是选择一个战略方向,把有限的力量集中在这个方向上去谋求突破。能选对方向,能调动资源,才叫有战略能力 —— 否则四平八稳什么都做,那叫过日子。
14.所谓战略,就是选择方向,集中力量,做几件能让你在利益分配曲线上有一个更好的位置的,大事。
得到更多:日课曾经提到过的“战略”
* 多数人根本用不上什么战略选择,人们靠的是信仰。
* 如果你心里有一个非常明确的长期战略,你看问题的眼光就不一样了。从战略视角去看,你会获得见微知著的能力。
* 老江湖和女高中生做决策的最大区别在于老江湖总是考虑多个选项。如果你没有选项,你那不叫战略决策,只能叫决心。
* 现在绝大多数公司的战略决策过程中,是没有正式的反对派的。这就好比说法庭审判只有检察官没有辩护律师。一个好办法是每次讨论决策之前,专门制定一支“蓝军”部队,让他们专门唱反调。
* “下层军官没有资格讨论全球战略。”
* 如果没有事业,光知道方法也没用。这个事业最好是比较大的。如果你只想要生活中的“小确幸”,方法只能给你提供谈资。只有大事业才配得上“战略”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