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18年的尾巴要悄悄溜走,中午突发奇想,想写篇文章谈谈IoT+AI+5G。显然这个话题给的太大了,但是如果话题过窄,容易写成过于专业的技术文章,也失去了娱乐大众的作用。所以这篇文档权当是杂谈,想到那里就写到那里。
要谈这个话题,我觉得有必要将自己的职业经历,进行个简要交代,因为自己毕业后一直在这个范围内工作。刚毕业,糊里糊涂进了一家安防起家的公司-大华股份,负责的东西也是大家几乎没听说过的。简单来说:就是将现在大家看到的一些低功耗设备,比如各种传感器、报警器、智能门锁诸如此类的东西连接到公司的平台里面,然后便于上层进行一些业务的控制和展示。
后面呢,去了这个行业的头部企业-海康威视,估计很多人还是没听说过这家公司,因为毕竟他们做To C消费类产品比较少,主要面向To B用户。当前的发展跟没做智能手机的华为状态差不多,都属于行业巨头,但是基本都默默无闻。当然这家公司的管理方法和模式都在学习华为,坊间常有小华为之称。在这家公司呢,我主要负责一些音视频相关产品的码流传输的工作。这些诸如摄像头的产品也是IoT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往往具备低延时大流量的特点。现在所谓物联网也无非就是这两个方向,包括现在很火的智能音箱,无人驾驶汽车等。
今年,我又跑去了一家美资企业-虹软下面的一个创业公司,偏向PASS方向的物联网平台型企业,很多玩法和互联网公司保持一致。技术呢,我肯定算不上非常牛,但是这方面的视野还是比较开阔的。基本看到了物联网IoT目前的主流玩法,目前在公司负责一些底层流媒体算法的落地和AI算法的工程化工作。
注:下面会插入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图片,和文章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我不会在文章解释和说明,你自己看看就好。
这几年风口是真多,从O2O、大数据、直播大战、区块链、共享单车、新零售、AI、产业互联网。简直是应接不暇,每年基本都有一两个非常红火的概念,然后来年有些出现了现象级的应用有些则消沉下去。这些概念为啥会火起来,估计一般都是资本市场和公司的需要吧。之所以现在要谈谈IoT,个人觉得未来几年应该会成为新的风口,过去几年想谈但是大家都不关注,这个领域很多东西不成熟,所以谈了也没人过问。如果过几年再谈,我估计就沦为马后炮系列了。之所以觉得IoT要起来,也是有下面几个基本数据:
首先移动互联网流量见顶,个人每月流量和在手机上的时间已经达到最大值,各个互联网公司的APP不是在刺激流量增长,而是对用户的时间和流量而是重新分配。其次呢,国内网民数已经达到九亿,人数也已经见顶,基本能上网的人都上网了。上述两个数据也反应在移动终端的出货量上,今年增长率估计连5%都没有吧。当然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移动互联网见顶就意味着IoT就要起来了,这逻辑肯定站不住脚。
2018年Q4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入口-智能音箱出货量大幅度增长,千万级别的出货量还是有点恐怖的,消费类摄像头出货量也增长很快,目前公司面向海外的业务,后台发现通过亚马逊的Alexa 和谷歌的Google Home智能音箱请求量出现大幅度增长。其次,AI目前落地最顺畅的领域就是安防,其中视频图像相关业务落地的AI算法最多,其中还诞生了这个领域很多有名企业,比如Face++、商汤科技、涂鸦智能等。其次的一个判断就是5G要商用了,2019将是5G元年,会和AI这个18年关键词一样,将成为19年出镜率最高的IT词汇。个人觉得5G对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不会带来颠覆性,电影10分钟下载还是3秒下载,都不会改变爱奇艺和优酷在视频播放终端的地位。虽然消费者体验肯定会大幅度提升,但是改变目前这种玩法和布局很有限,但是5G对IoT改变则会很大。举个例子:直播摄像头的视频,里面有几关键指标就是首屏秒开和延时。这在4G时代,我们这些开发技术人员是想尽一切手段,保证视频起播快,大家看不卡顿。但是5G技术的落地,这些疑难问题都变得简单起来,甚至在当前公司业务和代码不变的情况下,相关的体验都会提升起来。因为5G这种技术是所有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流量管道,底层一优化,那么上面承载的各种应用和业务都会有所提升。同时对无人智能驾驶更是影响巨大,延时降下来,意味这车上的传感器就变得非常灵敏起来,这样也能把很多技术和算法前置到各种智能化产品的终端上,会加快无人驾驶技术的落地。前几天看了点5G的文章和演讲,发现流量带宽,传输线路都可以像云计算资源一样给你进行网络切片,以前特殊行业会进行拉专网,5G技术的普及将会大大降低这些成本。移动互联网这十年的发展,沉淀了许多技术,这些技术也将成为IoT的标配。当前AI的发展也反过来影响了IoT的发展,因为IoT有很多这样的业务场景,特别适合AI算法训练模型,当然AI算法大家能用得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各种芯片和算法训练平台都成熟了。我们小组有几个博士在给公司输出人脸人形识别,表情识别等等一大堆算法。三个人的输出能力非常强的,我们平时也叫他们调参工程师,之所以能快速落地这么多项目,主要还是技术变得易用和简单了。AI也是IoT重要的助推力。
从我过往几年公司的工作经历来看,如果要总结IoT这个领域的最大特点,那就是三个字:碎片化。不仅仅表现在终端产品的碎片化,比如上面说的低功耗方向和低延时大流量产品,而且还源源不断产生各种形形色色的产品。这是和以前的最大区别,PC互联网的终端就是电脑,移动互联网的终端也只是手机,但是IoT的终端丰富程度简直是不能计算。碎片化还表现在技术的碎片化,很多搞互联网的技术开发不适应IoT这边的开发,因为做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技术栈相对统一。但是物联网就是个技术大杂烩,有些人在期盼有很明确的技术方向和工具了之后再开发,我觉得这一天很有可能永远不会到来。IoT终端产品有以前的嵌入式开发,各个产品的协议都不一样。其中在第一家公司我连接那些低功耗产品时,协议都不下几十种。但是这些协议又在不断的发展,蓝牙这种局域网连接技术都发展到第五代了,甚至用这个可以进行传输视频和音频。所以当下的情况是技术都成熟了,但是统一起来很有难度。其次AI相关技术也不仅仅在改变平台互联网以前的一些玩法,也逐渐走向IoT终端产品,交叉技术只多不少。但是这些产品,最终面向消费者,还是要用APP来玩,所以IoT还要把移动开发的这一套技术包含进来。同时一些国外大公司推出的一些新技术,也是被IoT开发同学拿来直接在用。最近火得不行webrtc就给IoT音视频开发带来了完整的解决方案。IoT本身就是借助以前的技术和新的技术来解决方方面面的零碎问题,然后每个问题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案了,说明IoT这个行业就开始走向成熟了。这也是为什么移动互联网、AI、5G这些技术都慢慢普及了,IoT才能玩的原因,因为IoT太复杂了,终端产品多,技术方向广,业务边界不确定都都给IoT带来挑战,这也是BAT都没出现现象级应用和平台的原因,目前还都是在各自为战,但是发展却非常迅速。
最后无论是作为这个领域的一名开发、产品经理还是项目经理,我们都应该找到自己在这个领域的层次和定位。对技术和产品保持敬畏,沉下心来,仔细琢磨。我相信未来几年属于这个方向的美好时代才刚刚开启,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大幕才揭开一角。这个资本寒冬过后又要酝酿一批独角兽和BAT级别的企业,这点像极了08年金融危机后面出现的美团、滴滴、拼多多一类企业。新的一年,祝愿大家工作顺利。
2018/12/29 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