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9.5 星期四 晴
这几天,家长们见面后讨论的话题始终围绕着新班新老师和孩子的适应情况展开。“听说某某老师课上的很好,业务挺棒。”“我们班这个很严厉”“某某班主任抓班有一套”⋯⋯作为一名家长,特别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巴不得世上最优秀的资源都向自己孩子飞奔而来,课堂风格与孩子的接受能力高度融洽,老师严慈相济、春风化雨,能带着自家孩子从思想到成绩都跨越一个新高度。而作为一名老师,心想我也正被几百名家长评论比较着,不免有些脊背发凉。不是心虚,而是有一种曝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尴尬。事实是,每一位老师都会使出浑身解数让自己的课堂更受欢迎、让每一个孩子都学有所成。有时候,跟同事交流起来,都开玩笑说真恨不能将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像倒水那样一古脑地全倒给学生。但是,学习毕竟不同于倒水那样简单。一个家庭里,一对父母合力教育一个孩子,都会感到困难重重,何况是一个老师要面对班里那么多的性格各异的孩子?因此,明智之举不是去打听比较老师,给他们贴上等级标签,而是告诉孩子:你现在的老师都是最优秀的、你的新班级是最棒的。
家长们担心的是换班过于频繁,孩子要花时间去适应不同老师的风格和节奏,但其实孩子的适应能力真的比我们想的要强得多。而且换个角度去想,每位老师的授课方式不一样,思考问题的切入点不一样。孩子岂不是又多学了一种解题技巧,又多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思路?
那晚跟姑娘交流后,原来还阴天的脸上露出了阳光。“妈妈,我们原来的语文老师要求上课边听边笔记,我已经形成习惯了;现在的老师却要求她讲的时候要认真听、先不要记。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是不是有些同学的节奏跟不上笔记,先专心听,消化了变成了自己的知识,再整理笔记,岂不等于又复习了一遍?”呵呵我的姑娘,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到的讲课步骤和技巧,你只要觉得她的做法能让你学到知识,就好好配合,便够了。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不要总抱着老习惯,不肯去接受新的方法和事物。数学老师也是这样,开始你担心他语速快、课堂严厉,会不喜欢,可你今天告诉我:老师全新的讲题方法真好。我偷笑:我和老爸一直向你灌输的思想便是,新老师是最优秀的,他们都有自己的高招。至于高招是什么,课堂上好好听讲就会发现。恭喜你,发现了他们的好,恭喜你,具备了成为优秀学生的潜质。
开学已是第五天,一切都已步入正轨。其实无论在哪个学校、哪个班、遇上哪一位老师,你最终的优秀都将取决于你自己。“师傅领进门,关键靠个人。”我相信我的姑娘也一定能借着这股新的东风破浪前行。因为你的优秀从来都不取决于外人和外力。明天依旧会阳光明媚、气爽天朗,记得一定要去感受初秋的日晒与躲闪的盛夏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