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大多数民族,在文字产生之后,都会有专门的记录人员把大事记录下来,但人类对于往事的记忆无疑是早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就开始了。最早的历史是口耳相传,那时候的人以口头语言的形式对往事进行回忆,传递给年轻一代,他们又根据自己的记忆,同样用口头的方式传给更年轻的一代,就这样,用口叙述,用耳接受,用脑记忆,再用口传播这样的过程,通过无数人的参与,早期人类的历史不断的流传下去。
口耳相传的内容,往往是当时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自然现象,或者对其生存和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并且在一代代的流传过程中被日益神话。诸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等,都是在长时间的口耳相传中所形成。
许多神话并不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现象,古时候人的生存几乎都被洪水所威胁,所以在很多民族的早期历史中都有大洪水的传说流传下来。如《吉尔伽美什》就记载一对老夫妇在上帝发洪水毁灭人类之前躲入方舟幸免于难;《圣经·创世纪》中诺亚造了方舟,保全了人类和物种;中国南方的苗族,彝族,布依族等,则说大洪水时期,只有一对兄妹躲入葫芦才得以逃命,为了人类的繁衍,结为夫妻,成为民族的始祖。
在早期口耳相传的历史中,一些重大事件往往同各种自然现象所联系,或者是周期性的自然现象。譬如某次洪水,某次火灾,某次旱灾……在当时可能是为了加深印象,将两者不自觉地联系到一起,这种记忆显然是不可靠的,特别是罕见的自然现象或心目中的伟人英雄,记忆会不断重复,不断想象,不断夸大。最后演化成神话,亦或者形成了似是而非,真假参半的结果。如先民往往将各种发明和创举都归功于某一首领,这些人的长相怪异,寿命或在位时间长。据《世本》《帝王世纪》等书的记载,伏羲“蛇身人首”,“作瑟”,“制嫁娶之礼”等,在位120年;炎帝“人身牛首”,“作五弦之琴”,“为六十四卦”“尝百草”等,在位120年;黄帝发明则更多了,如穿井,弓矢,舟车,作甲子,文字,占日月,算数等等,在位也有100年。
这些早期的历史都是在先民的口耳相传过程中,将某个部落的集体创造归功于一两个人身上的结果。在位时间特别长,一方面可以证明实际并非指一个人,而是泛指部落首领或者说处于领导地位的人,另一方面也说明纪年方法不规范,不准确。
口耳相传总是难以保证信息的完整和准确。原始叙述者的表达能力,听众的记忆和复述能力都直接影响传播的效率,而且叙述者与听众还会受到主观的局限性,在传播过程中加以改编,这必然造成到后来跟原始内容已经是相去甚远,甚至面目全非。古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想办法借用其他手段来巩固口耳相传的内容。比如下一次我将会写到的“结绳记事”。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