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资深CPA,经常看到在银行做信货或审查的同事拿着授信客户的财务报表,要求客户补充这,说明那的,但经常性跑偏,没把握住重点和方向。现列举一二,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一、要分得清楚什么情况用什么报表。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只要是一家集团公司,不论是什么授信产品,也不论以谁为授信对象,首选合并报表,好象信息量越大越全越好。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做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判断借款人的第一还款来源是否充足,分析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看的是借钱的个别报表而不是合并报表。如果个别报表已显示其有充足的收入和利润作为还款来源,那还扯上七七八八个子公司的合并报表做什么?况且子公司如果不担保,它也没有法定义务替母公司还债。其次、如果借款主体的报表不好看,那也要好好分析一下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资金的掌控力度,集团是否执行的是统贷统还的政策,有且只有集团执行统贷统还政策这种情况,我认为以合并报表分析判断给予整个集团授信是合理的,其它情况都是滥用合并报混淆视听。合并报表说通俗点就是把老子、儿子和孙子等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一大家子的资产、负债、收入等揉在一起给集团画的一张像,帮助大家了解集团全貌所用,但必须注意的是集团在编制合并报表时是把集团当成一个会计主体,但这个会计主体并不是一个法律主体,而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的只能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一家集团公司是由N家拿了法人营业执照的母公司或者子公司组成的,母子公司之间都是亲兄弟明算帐,母子公司的资产和债务在法律上都是独立的,所以,对借款主体的分析首先考虑的是他自己的个别报表,了解集团摡貌时才看合并报表,在谁授信谁用信的原则下,用对的报表来做财务分析很重要!
二、要分得清什么情况下关注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什么情况下注重财务分析。经常有同事拿着上市公司公开的财务报表反复验证报表怀疑其真实性,也有人拿着一张民营企业的报表花很多精力做各种财务指标的分析,在我看来,这样做都走偏了。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或者说经过有证券、期货类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过的财务报告,财务数据的真实性都是经过专业人员审计的,一般具有较高的社会公信力,除非你比专业人员更专业或者你比一般人更了解这个客户,否则不要随意去怀疑数据是不是错了,勾稽关系对不对等问题,如果我们注意到报表上的数据有异常波动,那我们应该重点去阅读相关科目的会计报表附注,那里会批露出异常波动的原因。而对于民营企业的报表,或者说审计机构不具备证券期货类业务资格的,我认为重点应先判断报表的可信度,在确认了报表可信(如何识别报表的真伪参阅见《说说报表真假那些事儿》)的基础上再进行财务分析才是有意义的,如果报表初步判断为不可信,那就没必要再去追问报表数据的异常变化,更没必要以一张不可信的报表数据为基础进行财务分析,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三、要善于发现报表上的异常,并找出异常数据背后的原因。我把异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数据勾稽关系方面出现的异常,比方说利润表显示当年净利润为1000万,而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年末数和年初数相比只增加了500万,那么中间差的500万去哪了?我们就要去看看利润分配表,是不是当年股东进行了利润分配?再比方说主营业务收入当年为1000万元,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较年初无变化,而现金流量表里的实现销售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只有500万元,理论上现金流入应该=1000*1.17=1170万元,那与500万元之间的差距670万元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客户是否为了加大销量在与下游的结算时接受一部分的银票从而导致应收票据较年初出现了增长?第二类是数据逻辑上的异常,比方一个客户的预付账款余额很大同时应付账款余额也很大,这种情况对生产产品单一的工业企业逻辑上是有问题的,因为预付账款很大说明其采购的物质很紧俏必须先打款订货,而应付账款很大又说明其釆购的物质市场竞争激烈可以通过先收货再付款,但如果是一家经销多种紧俏度不一产品的贸易公司又是可能的,因为有一部货很抢手得打款预付,另外有一部分货市场供过于求,销方愿意先货后款,所以资产负债表上就会出现预付和应付的余额都很大的情况。还有一次看到一个客户年度报表上销售费用为很大的负数,着实让我惊讶了一把,想不出可能是什么情况引起的,后来去企业财务处调查才知道是对前期已计提的销售商品的损失在本期进行了冲回,导致了当期销售费用红字。现实中很多异常数据背后的原因光靠我们在后台分析是分析不出来,还是要向客户询问调查,因为财务数据是企业经营成果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