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在下太阳雨。阳光穿云而过,河边细雨蒙蒙。有人撑伞也有人没撑。俯瞰楼下,彩色小伞像一朵朵花儿,稀疏地漂流在翡翠小河旁。
一会,我爸冲进门来,拿着新买的菜。品种是大白菜,但比北方的绿。没带伞。我说快吹吹头发,爸爸说已经干了,一直走在树下,没淋到多少雨。
早餐是姨妈做好的云南名小吃破酥包子。包子皮是分层的,以至于第一次吃到北方的包子时很想给它安个别的名字,比如——酱油肉馒头?酥皮的关键是油大。破酥的意思是酥酥的包子皮摔地上能破碎成无数瓣。
无独有偶,家人的微信群里表姐在昆明晒出了她做的彩色包子。侄女在个旧也晒出包子。三家人不约而同地做包子,还连锅都是一样的。
吃完早餐,天放晴了。女儿缠着我爸要去钓鱼。我妈说,“那你们11:00回来,11:30吃中饭。” 我爸花了一小时终于把妈妈收的鱼竿倒腾出来,又找了半小时鱼线,又在装漂。我笑:“拿着竿子拴根线就可以下去了。” 我爸说:“那怎么行?” 又准备好草帽,已经10:50了,我妈忍无可忍,“你们快走吧!”
我和妈妈去寻他们时,我爸在钓鱼,孩子在旁边丢石头吓鱼,各得其乐。我笑:“我说对了吧?直接拴根线的效果是一样的。” 我爸笑:“水太清。” 孩子脸蛋泛起隐隐的高原红,脸上全是灰,手里一堆石头,如获至宝。
我席地而坐,发呆。来到蒙自,手指肚难得地常常发胀,心也常常被眼前的风景击中,有时是湖水,有时是绿树,有时是蓝天,有时是红墙,愣一愣,深呼吸,感到造物无处不在的爱。
回去时,说服女儿把鱼和螺蛳放了。看到鱼儿游回家,她很高兴。
女儿在前面飞奔着,几乎和一只黄蝴蝶“撞车”。女儿吸了一口气,“来!来!” 蝴蝶忙不迭地飞走了。我说:“它把你认成一朵花了,到了跟前才发现没蜜。” 女儿嘀咕着,脑补与蝴蝶各种可能的亲密接触。
手机新闻说,北京当天现“水晶蓝天”,难得的好周末。我又满意地看了一眼手机图库里不用调色的照片。“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re free.”
在北京,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人们耗费半天,巴巴地在高速上爬行,去拥抱免费的阳光和绿色,又花半天把车挪回来,颇有策划执行了一场活动的仪式感。在蒙自,获得自然疗愈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很低。往窗外看一眼,可以被美呆。楼下溜个弯,可以顺带钓鱼发呆,玩土爬树。
回到小区,姨妈在亭子里和邻居朋友们围坐一圈,打牌。太阳穿过林子,洒在她的背上。此时我家北京的小区,应该也有一群老头老太太,穿着三条保暖棉裤和厚厚的羽绒服,围着厚厚的围巾,坐在邮局门口向阳而背风的一角,瑟缩成枝头的小鸟,晒脸,因为衣服太厚了,背晒不热。
中饭是莴笋煮山药白豆腐,酸萝卜条,还有,豌豆尖。姨妈还特意跑了两趟才买到某家回民做的鱼,只因我夸姨妈做的鱼时,顺口说已两年没吃过鱼。全家大概一半多知道我爱吃鱼,而且据说有鱼吃我就不怕辣。这个说法的源头来自我过世的阿婆,每次拿出来当笑话讲我也觉得很好笑,就这么以讹传讹地扩散多年。六年了,连这次,只回来过两次,却还有人记着那些连我自己都淡忘了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