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的产品思维课说了一句话:教育就是反人性
初听这句话,令人瞠目结舌。再细品这句话,越来越觉得道理很深。
教育是应该怎么样,而不是怎么样。
比如:
你回家不应该看手机!
我回家就是想休息会,为什么不可以看手机。
你应该保持房间整洁,
我就是喜欢家是随意的样子。
应该和实际,给人以反思。
人性是什么?人性是追求舒适和自我,追求欲望和名利,唯恐不登峰造极的,也无法满足的。
我为什么努力工作,因为我要变得有钱,为什么要变得有钱,因为想过想过的生活。这又回到了一个老套的故事,一个晒太阳的乞丐,其实过得就是一个富翁想过的生活。
我为什么要创业,为了情怀?还是为了富有,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我为什么要改变,是为了要活出自我。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为什么要体现自己的价值?为了存在感。存在感是在别人眼里的存在,所以,本质追求的还是一种自我,一种更好的自我。
教育让你变得更加应该怎么样?也就是社会赋予你的角色和相应的责任。孩子为什么要上学,因为如果不是小学生,而是自己在家学习,她就不是一个社会角色。她就是一个奇怪的人,无法让人理解的人。
教育是一种反人性,也不无可以说是另外一种道理。
例如梁宁举的例子:
如何训练不会尿尿的狗狗符合你的模式?首先在地上放一个垫子,只要狗狗不在垫子上尿尿就惩罚,然后在一次偶然的在垫子上尿尿的事情发生后,给予奖励。然后重复这一奖励,直到狗狗只要尿尿就在垫子上尿。
狗狗在这一过程中被教育成一个听话的狗狗。因为狗的天性本来就是无需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尿尿。是因为环境和主人要求你这样做,于是不断被教育,最终,狗狗成了一个有社会角色的狗狗,一个体面的狗狗,这就是社会角色。
试问我们有多少被教育过反了人性。比如传销。但在生活的细微之处例子也无处不在。
这样的写法未免看来有些偏激,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从哲学的角度理解,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似乎有些道理。
回归内心,寻求真实的需要,有目的寻找自己的知识,体验生活,悟出自己的真理,那才是你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