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场景这个词颇有感触,今天就聊聊有关场景的话题的吧。本周去上海参加了一场有关数据赋能企业应用的行业论坛会议。一开始主持人以及演讲嘉宾的所谈及的观点都比较平平,并未激起任何场上的共鸣与喝彩。我也一度处于瞌睡状态,直至一位来自驻云科技的联合创始人蒋烁淼神采奕奕地登台,一副侠客豪情的姿态,看似要颠覆对大数据的传统看法。气势甚嚣,瞬间睡意全无,果然观点犀利,不同凡响。他直言抨击了当前类似OA、ERP、传统BI、数据可视化大屏等的线性数据思维,极力宣扬基于场景的网状的数据思维,万物互联时代,大数据的运用同样需要网状的思维。他对所谓的数据清洗嗤之以鼻,特别支持源头数据质量的把控,即在数据采集或者说在数据产生的那一刻,就要确保数据是有价值的。一阵波涛汹涌、慷慨激昂的演讲一毕,我也莫名也变得血脉喷张,想要小试一把田野实验,去体味那种不同场景之下数据所带来的不同意味。
要谈本次论坛的收获,就是基于场景的认知变得更加深刻,我也尝试着去链接之前所有有关场景的触动。基于场景的产品需求才是有效需求,基于场景的大数据才是有用的大数据……场景?到底什么是场景?我们在谈及产品场景的时候更多地会和一个词“应用”联系在一起,也就是应用场景,也可以理解为预先在头脑里构想的时空维度,或者添加更多的其他元素,进行真实环境的逼真模拟(仿真?),让未来的可能的一种多向度的存在得以还原,近似思想实验?暂且这么界定理解。当前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也谈场景,机器人是否绝对地比人类聪明?柯洁与阿法狗上演的"人机大战“让人们隐隐担忧未来的人工机器人是否真的有可能操控整个人类的命运,将人类玩弄于鼓掌之间?是的,机器人通过深度学习,在机械式、重复式、有内置运算逻辑的领域是要比人类更智能,更高效。但如果要找到一项我们人类作为高阶生物天然的优越属性的话,可以说是人类的场景化应对能力了。机器植入某种程序,深度学习的场景也是预设好的,是固定的,程式化的,它并不能自如地应对外界多变的场景。而我们人类就不一样了,我们是活生生的人,人类上下几千年的文明史,铸就了我们超凡的场景智慧,不管是先验的间接知识还是后验的直接实践,我们人类在场景应对上更胜一筹,所以说从这个层面来看,我们可以相对理性一点、相对乐观一点看待人工智能领地特权扩张的问题。
推而广之,由场景我又想到了子女教育问题,还记得《冈仁波齐》电影中朝圣路上那个小姑娘和家里电话沟通时语言的匮乏,接连和3个家人通话,都是说的一样的话“我想你了,你想我了没?”对于大山那头的藏区人民因为信息闭塞而导致的语言匮乏,场景匮乏,我们对孩子本身,或者对那个群体本身不能有太多的苛责,毕竟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只是神话故事,居住在藏区深山的人们不是神,面对客观现实的局限性,他们有太多的无奈和无力感,他们祖祖辈辈能够传承的仅仅是三步一婆娑,三步一叩首,对彼处圣山的无尽敬仰。
但是,在我们这些物质条件相对并不是那么匮乏的家庭里,我们是不是要更多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父母的我们如何为自己的子女构建多样化的场景,让其在任一一个场景下都能从容应对,不会显得那么窘迫、难堪。诚然,我自己就是在一个场景相对单一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就算是如今走出大山也看过外面世界的我,在很多场景下还是会显得自卑,手足无措。抛开家庭场景单一化(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不谈,从小学一直到研究生,我为自己构建的学习场景也是单一化的(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应试教育环境下的求职导向的学习生涯注定是枯燥无趣的。
那到底如何培养小孩的场景化能力呢?是不是要打破我之前所经历的单一化向善从良强迫式的单一化场景呢?让她随性一点,让她有能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让她听从内心的声音自由生长,这是我目前所能想到的场景化能力的锻造,想象毕竟是想象,理想是丰满的,希望我的践行也是丰满的。路在脚下,未来的场景化能力培养更多要践行、践行。
谈了这么多的场景、场景,场景有点被玩坏、被泛化的感觉了。场景是个框,什么都能往里装。哈哈,但我还是愿意相信下一代子女未来的发展将是场景为王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