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将其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关心关爱基层的重要举措。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任务。
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变异性,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绝非一时一事之功,必须时时事事处处绑紧这根弦。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深挖根源、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在解决表象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从源头上“治本”。
积极破解影响树牢正确政绩观的问题。大量事实说明,领导干部政绩观的正确与否,无论是对事业的发展还是对个人的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也是领导干部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我们强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强调防止和克服热衷于上项目、铺摊子,强调力戒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并不是不要政绩,也不是否定一切政绩,更不是让各级领导干部消极无为、得过且过。中央要求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基本前提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正确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指导下,认真履行职责,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积极破解影响干部担当作为的问题。从源头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必须持续释放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强烈信号,激励广大干部以担当实干破形式主义之弊、减基层负担之重。从实干中体现担当作为,要把提高本领作为保障。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把握,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梦想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实现。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始终把巩固和提高工作本领作为体现责任担当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强化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责任意识,弘扬埋头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抓工作、谋发展。
积极解决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的问题。破解基层工作“超载”、基层干部“负重”困局,必须从“减负”、“赋能”双向发力,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让基层有资源有力量干实事、抓落实。根治基层负担过重的顽疾,要从优化政府权责配置入手,着力“轻车减负”做减法,聚焦“壮马赋能”做加法,建立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的基层治理体制。推动基层职能优化、结构再造、人员重组,倾力推动力量往下沉,强化基层治理队伍建设,增强基层组织的任务承载力,提升基层干部的话语权,实现责任与权力的科学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