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通讯》在2018年的第一期同时刊登了于漪老师的不同文章,读来颇受震撼。觉得不够过瘾,又买来了她的《语文的尊严》和《岁月如歌》,这个做了一辈子老师且一辈子学做老师的语文人,真真是极好的榜样。
读书很多时候就是这样,读的是别人的故事,寻找的是自己的影子,然后,努力向上。向好。向美。
于是,带着满怀的力量,开始了又一个新的学年。
不知不觉,开学快两周了,伴随着于漪老师身上的精神,两周里不曾懈怠每一节课和每一天,回顾如下。
@难忘的开学第一课
每一次的开学第一课都极力给学生营造一个不一样的开始,是为了让学生爱上语文,当然也绝不只是为了让学生爱上语文。这一次的开学第一课,是孩子们在钟吾的最后一个了,他们下一次的开学第一课,将不再属于我。
望着眼前的这群孩子,他们刚进校时的模样依然清晰于脑海,仿佛就在昨天,可眼下,他们确是还有三个月就要离开了。为了勾起他们的回忆,我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翻阅两年多来为他们留下的照片,一张一张做成PPT播放给他们看。
第一次见面。
第一节语文课。
读的第一本书。
唱的第一首歌。
第一次读书交流会。
第一次诗歌朗诵比赛。
第一次放晚学后跑1500米。
第一次去福利院。
第一次家长会。
第一次看电影。
第一次家校共读。
第一次蔷薇花下照相。
第一次清点校园的植物。
第一次去博物馆。
第一次集体去沭河游玩。
第一次去操场跳大绳、推铁环。
第一次话剧表演。
……
两年多的时光在一张张照片中逝去,一个个孩子在一次次语文活动中渐渐长大。看着过往,他们叽叽喳喳,每一张照片的他们,都是喜笑颜开。
谁?谁?那是谁?那又是谁?
一张张稚嫩的笑脸,一个个难忘的回忆。
当我把中考前的时间分配表呈现时,他们似乎约好一般,瞬间鸦雀无声了。
我知道,他们似乎看到了六月,看到了那时的自己。
是的,到底该以怎样的结果结束中学时代,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
@学唱两首歌
因为经典咏流行,我们知晓了袁枚的《苔》,因为梁俊老师的演唱,因为那群山里的孩子,重新赋予这首诗更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开学第一课的最后,把这首歌唱给每一个孩子。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成长轨迹,每个人有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色彩,所以,要爱惜自己,珍惜时光,要用热爱去擦亮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切不可随意丢弃这宝贵的青春大好时光。
教学文言文《愚公移山》,想着如何把这枯燥的古文上出新意来,一如既往的翻译背诵,显然提不起学生的兴致。
这次教学,大胆革新,熟读课文之后,就让学生变换两种身份讲故事:一,你是愚公,向大家讲讲你为什么搬山,搬山的计划,搬山的过程,搬山的结果,搬山的感悟;二,你是智叟,你以什么心理看愚公搬山,愚公怎样搬山,你为什么嘲笑他,被愚公教训后,你想到了什么?
果然,学习的气氛浓厚,学生积极投入,自学自讲,从抽签展示来看,讲出来的故事很有意思。晚自习检查的默写,字词句的理解掌握很好。
想起江涛的《愚公移山》,呈现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说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的是一身肝胆,听起来不是那奇闻,说起来不是笑谈。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无路难啊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布置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剖析歌词背后的意思,这些歌词分别对应文中哪些内容?
学生分析理解的很到位。
然后,一起识记歌词,学唱歌曲。
生活中真的不能缺少歌声,当歌声唱响的时候,你会发现,学生的眼睛都是发光的。
@整合完成第一单元诗歌教学
叶嘉莹曾经无奈地说:诗教,无人以继,以至于“一切努力归于徒劳”。
今天,我也无奈地说,因为中考,因为应试,那些经典的现代诗挣不来学生最需要的分,所以,它们总是孤独地躺在那里。
庄子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这一次我认认真真整合诗歌教学,带着学生热情地诵读这些诗歌,我要让学生觉醒在诗句里。
很久了,我不曾这样为谁朗诵诗歌,但那节语文课,酝酿出我所有的情感,为学生朗诵《我爱这土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当那些心酸的历史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我用我灼热的情感让诗句在学生的心灵上燃烧。
静默,鸦雀无声的静默。随即,学生报我以久久不息的掌声。
后来,我们一起,用沸腾的声音,让诗人火热的情感再现。
再后来,我索性放声高歌: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
北岛说: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是的,为了中考,为了高考,诗和远方的田野永远也抵不过眼前的“苟且”。但我还是用了大量的时间,为学生整合了那个年代的大量的诗歌内容,相信总有一些诗句能照亮学生的生活。
@戏说《水浒》人物故事会
越来越感觉,做老师应该学习怎样放手,很多事情放手给学生去做,效果远远好过我们的喋喋不休。
为了迎接中考,《水浒》是翻来覆去的读,为了检查也为了展示,在开学第一周的语文课上,举行一次戏说《水浒》人物的故事会。
快三年了,每一次的读书交流会都备受期待,每一个上台发言的学生都貌似想多占用一点时间,当初是单纯的讲,现在得带上表演了,且随即应变的本领也越来越高。
看,周天行讲武松:
“小二,再拿酒来。”
“客官,不能再上酒了,你已经喝了很多碗了。”
“哪有很多,我才喝了十五碗酒啊!”
此话一出,下面学生不愿意了,讲错讲错了,武松喝了十八碗酒……
这时,周天行同学宛若没听到一样,面不改色,但只听他说:
“小二,我已经喝了十五碗,快,再上三碗酒,喝够十八碗我就上山——”
教室内外真是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呀。
越来越觉得,学习也好,做事也好,只要找到学生喜欢的方式就好,无论什么学习,什么事情,只要学生喜欢就好办了,喜欢就会有动力,喜欢就会有付出,且情不自禁。
本周五的下午第二节课继续戏说《水浒》故事会。
一次次的读书交流不知不觉把时间推向了中考,一次次的语文活动领着这群孩子一天一天走到了少年,他们如花含苞,他们如草初萌,在应试成长的路上,他们的生命更需要足够的阳光和雨露。很庆幸,时至今日,我依然是一名时常有柔情漫过课堂的语文老师,我依然有点燃学生兴趣的满怀激情,当然,收获快乐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我。
苏霍姆林斯基说,其实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最隐蔽处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想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那么我们必须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其实,在这个角落里,投入多少的爱,就会收获多少学生爱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