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一位朋友发来一段代友调查:“帮朋友做个调研:如果疫情期间,你男朋友留在广州陪你过春节,你期间出现体温37度+轻微咳嗽,他陪你去看医生;而当他出现上述情况时,你会陪他去看医生?还是躲开?”
我第一反应是去,就回复说:“我肯定陪。”
问:不怕危险么?
我答:我一直信奉,只要日常不是作,该做的做到也做好了,还是无端端意外要离开这世界,那就是我的命。我也是这么跟身边的人说的。
估计,那个不存在的男朋友看到第一句,是开心的;看到第二句,是冷漠的。两性沟通中,我作为话题终结者应该是这段时间我最深的感受之一。这点后面再分享。今天,想给为什么要开端写文做做说明,然后谈谈生和死。
我思我书,故我在
开篇的调查,无论真假,都是根导火线,让我有尝试用文字记录下日常的想法。
最近两年我开始尝试跟朋友讲述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理念,例如对婚姻、我生活的态度、家庭的观念、孩子教育等等。我也尝试在每一次的沟通中,整理自己的思绪和原则;遇到认为是对的判断和原则,我非常乐意将它收进我的脑库里,将原有残缺的思绪部分进行修补,再重新输出。
然而,没有人有义务记住我说过的话,帮我记住我的观点,每个人只会听到自己想听到的部分。在我需要的时候,旁人不过是听众,如果他还能回应你一两点那已经是莫大的馈赠。如果我想要记录己的情绪、思维模式和生活态度,文字输出无疑是最好的方式;或许哪天,真的如我开篇所回答,意外来临的那天,我亲爱的你们,尽管没听我亲口说过那句天意的话,如果看到我的这些文字,也能明白那一刻,我其实很坦然,你们要继续开心生活。
这一次,谈谈生死
随着年龄增长,遇见生老病死的事也就越来越多。
突然心脏病离世的外公,不知道死因睡梦中过世的爷爷,因病卧床多年随爷爷一起走的奶奶,因照顾不当年老90多离开的外婆,已是102岁寿星的四爷... 突然脑溢血倒地没再起来的同学,前几天还发朋友圈那天一睁眼就是刷屏自杀死讯的创业朋友...
以前听到亲人离去的信息,心里免不了会问“为什么?”外公一直身体健康为什么就犯心脏病了?为什么爷爷照顾卧床的奶奶都好好的,怎么就舍得在梦中离开我们?那么年轻有为的小伙子一倒就是一辈子?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然而,仲始心中十万个为什么,你也无法改变他们离开我的事实。内心的这份不平静,像是我给自己结的茧,多一份离别就多一根缠丝,越结越紧,然后开始责备自己为什么都不能好好再陪陪他们。
直到某天,我看了藏在书架上很久却一直没开封的《自私的基因》,里面有一句话带着刀子,刻入我脑海中,犹如在我的生死命题上刻出一道座右铭:人类只不过是承载基因的生存机器。驱动生命演化、生物生存繁殖的主角,是基因。而种类繁多的生物,都是基因用于繁殖演化的生存机器。个体会灭亡,基因却不朽。
你既是历史和基因的承载者,出现和消失都是必然结果,又何在乎离开时的为什么。你随使命的开始而到来,然后你好好生活,生存、生活和自我学习、结婚生子等等这一切都是基因进化的过程,而离开只是你使命完成的一句告别。无论你是疾病、苍老还是意外地离开,只是告别地方式不一样而已。
可仍活着的我们,面对亲朋好友的离开还是会觉得很难过,怎么办?那就难过吧。没有人能对抗情绪。情绪具有一种可怕的魔力,越对抗越深陷。而我觉得,处理情绪最好的方式,是感受它、接纳它,学会与它共处;一点点地改变行为,让它慢慢跟你走。(后面再用写我对情绪的看法)
难过的情绪,我们不能消灭。可心中的释怀才是我们想要的状态,不是要遗忘谁,而是带着我们共同的回忆,继续生命的旅程,其实哪天我们肯定会在另一个国度再相遇的。
现在,如果收到亲朋友好友告知的突如其来的生老病死,我也会难过、会伤心、会不舍,但不会再与事实纠缠。人的一生有两件事,你永远躲不过,生和死。而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到底哪一个先来。(Kobe)
那些被幸福簇拥来到世界的人,那些能选择优雅离开的人,都是上帝眷顾的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