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聊天时,由于不注意方法,常常出现把天聊死的情况。
其实,只要在聊天的时候注意一些技巧,不随心所欲,有收有放,灵活变通,不仅可以提高聊天质量,还会让聊天更轻松愉悦。
收,别把话题自己绕死。来看一个熟悉的场景,玛丽和苏菲在咖啡厅闲聊,玛丽说,“昨天我打羽毛球打出了自己的最佳成绩。”苏菲一听马上说,“我前几天也去打过羽毛球哦。”在日常交谈中,我们也能遇到像苏菲这样把话题绕到自己身上的人,我们原本想分享自己有趣的经历,结果被对方的一句“我也是”堵回来了。
这么说,不仅把话题绕到自己身上,还败坏了交谈对象的兴致。所以,当对方聊到一些有趣的事情时,我们最好的应对方式是倾听和提问。比如苏菲可以这么回应玛丽,“最佳成绩,不错呀,几比几?”或者“你和谁打?打得过瘾吗?”先让对方分享,然后再提到自己打羽毛球的经历。
放,多问开放式问题。交谈和新闻采写有相似的地方,两者都是采集重要的信息。在新闻采写里有六个基本要素“5W1H”(Why、What、Where、When、Who、How),分别对应目的、对象、地点、时间、人员和方法。这6要素都具备之后,一篇新闻稿基本上就不会遗漏重要信息了。
如果交谈的时候也这么做,信息是齐全了,但会影响交谈的质量,让轻松有趣的交谈变成一本正经的采访。为此,闲聊的时候想让话题更好地延续下去,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多问“Why”和“How”就好了。比如小明说,“我大学的时候,当过环保社团的负责人。”小刚问,“是吗,你们社团有多少人?”当小明回答完具体的人数,这个话题就没有继续提问的切入点了。但如果小刚问的是“为什么参加环保社团?”那这个话题就打开了。
与其问“几点、在哪里、谁”,不如问“为什么、怎么会这样”,多问对方“理由”、“行动”相关的内容,就可以拓展出更多新鲜有趣的话题,也让聊天更深入。
聊天的时候灵活应变很重要,既可以避免走进“死胡同”,又可以发现新的“道路”,下面介绍三个灵活变通的方法。
多回答对方一句话。“答非所问”,除非是用于自己不想回答的话题,不然会让对方觉得你没注意听。但它的反面“答你所问”也不一定可取,比如同事问,“你最近在玩王者荣耀吗?我发现公司有好多人在玩。”如果你仅仅回答“没有”,那对话就结束了,但如果你说,“我没玩过王者荣耀,但是我在玩旅行青蛙。”这样回答就好多了,可以让这个话题继续延续下去。
愉快聊天的关键是让对话保持轻松顺畅,与其死板地解读对方的话,老老实实地回答问题,倒不如开动脑筋思考如何延续话题,围绕相关话题多回答一句是最简单有效的做法。
反问对方同样的问题。这是常见的谈话技巧,一般来说,对方问我们某个问题的时候,说明他对这个问题也感兴趣。换句话说,他之所以问某个问题,是因为他也想被人问同样的问题,即使他没有这个想法,那至少也不会排斥。因此,有人问我们喜欢听什么类型的音乐时,我们回答完毕之后,就可以顺势反问他,“那你呢?你喜欢哪些音乐?”
转换话题要慢半拍。聊天的时候会出现突然鸦雀无声的情况,前一分钟还热热闹闹,后一分钟由于某句话没人接,场面就变得尴尬了。沉默一小段时间之后,如果有人想要补充些什么,试图挽救气氛的话,为时已晚,不仅救不了场,还会显得更加尴尬。每个人都会多次遇到这种情况,在最好的做法是,接不上话时先停顿几十秒,然后说,“嗯,我们聊点别的好了。”说完之后气氛就会重新活跃起来。
这就是“转换话题”救场法,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会觉得尴尬,但如果马上转换话题又会显得突兀,所以要慢半拍,留出几十秒缓冲一下,再转换话题。
总之,我们在聊天时,一定要讲究技巧,要做到收放自如、灵活变通。平时多注意总结,一发现好的话题,马上记录下来,以备以后之需。只要有心,你也会是一个受欢迎的聊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