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得快好还是慢好?
我也经常纠结这个问题:写文章是写得越快越好,还是慢慢写的文章质量更高?
有写得快的人,也有写得慢的人。但是,写得慢的人总想提升速度,这样才能写出更多的作品;写得快的人又想减慢速度,这样才能写出质量更高的作品。
快和慢,答案肯定因人而异。
布洛克的建议是:快和慢与文章的质量关系不大,写得快,可能是由于写作时灵感迸发,根本就停不下来。写得慢,也可能是没想通卡住了,停一下可能会更好。
写作,最好是要设置一个定额目标,比如一天写五页还是十页。不要过度假设,累了就歇会儿。
2、你会重写吗?
我一般不重写。一方面,如果不合适我就放弃了;另一方面,我不确定自己再写一遍是否还有刚写时的激情。
之前,我有一篇小说投稿时被拒了。编辑发给了我很长的一段改稿建议,不是这个地方有问题,就是那个地方也有问题。我看了改稿建议之后,就感觉这是要让我重写呀。后来,我果断放弃了这篇文章,没有再投他处,但是也没有删除掉它。我会偶尔拿出来看一看,只是因为那里面写得是我过去美好的记忆。
布洛克有讲到一名女作家,她特别喜欢重写,正常的一本书都改上四五遍。初稿用黄色稿纸,二稿稿纸用绿色,三稿稿纸用粉红色,四稿稿纸用蓝色,终稿用白纸打印出来。
如果谁让我这样弄,估计我要疯了。
布洛克也憎恨重写。
他说:“从艺术家的视角来看,创作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必须浑然天成,艺术家创作时的心态,直接影响艺术的完整性。创作时的激情和活力,会被反复修改所冲淡。”
专心写作,不要把期待寄托在重新上面,可以边写边改,写什么应该提前打好腹稿,写个大纲啥的,另外不要走极端。
凡事都要适度,包括适度本身也是。
3、写出来的会给别人阅读吗?
我相信,大部分人的大部分作品,都一定会拿给别人阅读,甚至是为了更多的人阅读。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自嗨”,写了很多文字都是隐藏着的,偶尔在网络上发表出来,还不愿意或者不好意思分享到朋友圈给别人看。
什么时候,我开始喜欢给别人看。是有一次,有一篇文章别人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建议,殊不知那个建议提出的问题却是我的致命伤。从此,我喜欢了分享,也开启了一段时间的网络写文爆发。以至于,文章没人看时,我还会心慌和焦虑。
是的,最有用的读者,不仅给予赞美和确认,还要提醒我注意处理缺点。
所以,人还是“开放”一点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