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办法”源自基层、源于群众,既体现了结合自身条件解决问题的“巧劲”,也蕴含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方法论,对于做好改革各项工作、推动事业发展前行具有重要意义。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伟大征程,每一次成功实践都在昭示着我们,改革是一场“摸着石头过河”的未知探索,需要亿万人民勠力同心、献智献策。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视角谋划改革、聚群众之力推进改革、汇群众之智深化改革,将更多“土办法”转化为改革的“金钥匙”。
群众是最讲实在的,在改革工作中最有发言权。由于长期在生产生活第一线,他们对民生短板的感受最直接,对创新创造的理解最透彻,对机遇挑战的应对最灵敏,本身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力量。改革道路越往前走,就越是荆棘满布,越需滚石上山,就越需要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纵观往昔,凤阳小岗村“分田到户”,河南邓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三明医改、浙江“最多跑一次”、北京平谷区“街乡吹哨、部门报到”……都是来自基层一线探索尝试的“土办法”,与顶层设计良性互动,上升为国家推广的“大改革”。改革要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鼓励他们在改革大潮中先行先试、大胆试验、大胆突破,激扬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机吸收社会期盼、专家意见、基层经验,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凝聚到改革上来,实现改革的供给侧与群众的需求侧“双向奔赴”。
“土办法”凝结着群众的智慧,符合当地发展的需要,文件上看不到,会场中听不到,办公室里想不到,只有深深扎根到群众中去,方能胸有良策、行而有力。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小学生”之姿向群众拜师学艺,虚心向能者求教、耐心向智者问策,在“同坐一条板凳”中聊聊“家长里短”、问问“柴米油盐”、商商“解题思路”,确保改革始终与民声同向、与现实同行。要畅通群众参与改革的渠道,在制度设计中多回应群众期盼,任务推进中多吸取群众意见,成效评估中多聆听群众态度,带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各种资源调动起来,让各种智慧充分涌流,共同推动改革“愿景图”高质量转化为生动“实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