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聊天能力,是一个很伪的命题。
如果遇到不想说话的时候,一个人静静看会书就好了。
如果遇到不想说话的人,让他一个人自言自语好了,不用逼迫自己去迎合。
如果好朋友失恋伤心需要安慰,你担心你的“不会聊天”不能安慰到她,这时候需要的并不是这种能力,而是你的真心付出,你把自己带入和她共情,一个拥抱也就胜过千言万语。
很久以前,其实也就是700多天以前,我和我的女友(那时候还不是男女朋友)远隔太平洋每天都在聊天,从来没有过腻烦的感觉。那时候我很喜欢她,想追她,苦于跨国不能见面,钱包也不允许我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所以聊天就成了我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方法。我不是一个会聊天的人,很多时候我喜欢一个人安静的做一个美男子。一个人看看电影,想想事情。但是遇到了她以后,就是那个冠之我知乎名字的女人,Stella,我开始逼迫自己去聊天。
一开始,我们用qq,我经常有事没事窗口抖动她,我们一般的对话是这样的:
我:发来一个窗口抖动。
她:干嘛?
我:不干嘛。
她:那是干嘛。
我:你干嘛呢?
她:上课。
她喜欢说干嘛,我一开始不习惯以为她不喜欢搭理我,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她风格。我渐渐习惯她的干嘛,就像她习惯我的窗口抖动一样。每次qq发抖动,其实我的心也跟着抖动,我期待着一些不一样的聊天内容,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她发一句:干嘛?
姑娘,我想你了呀,你说我干嘛?那时候蛮尴尬的,因为我不会俩天,每次都想着办法找话题。
一般都是我问她答,都是关于她的留学生活的,她一个人出国,一开始没有什么朋友,我怕她寂寞孤单,我并没有一开始就想追她,我只是不想她孤单。
后来,我攒钱终于买了4S,在那之前用的还是不知道名字的系统,对,我没有经历塞班安卓等直接跨越到了iOS!就像我们国家跳过资本主义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一样。
买手机的动机也很单纯,就是想买一部当时最好的手机,然后,微信跟她聊天
因为微信可以发语音,我想听stella的声音。买完手机我给我妈打了个电话,又给好基友发了条短信,接着就开始给她微信了。我发的是语音。
过了一会她回复了,说干嘛,你买好啦(之前告诉她要买手机,在上课)当时是晚上,我听了好几遍她的声音,很甜,跟她的名字一样,我觉得iPhone4S是最好的手机,那晚春风拂过我的脸庞,心里万里无云(其实当时已经快冬天了,汗)
后来,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语音,没有了打字的生疏感,语音让我们距离更近了一点。她也减少了说干嘛的次数,取而代之的是“切,哼”这种口语化语音。但那时候对我,能听到这些话也比蜜糖还要甜。
之前我也说过,我是不会聊天的,但那时候我觉得我特能聊。记得我看段时间刚看完《了不起的盖茨比》,我就语音跟她说这本书讲了些什么。我们有12小时的时差,在她下午的时候我这里已经到了夜里1点多,但是我从来没感觉过累,我连着好几个夜晚跟她讲书,一直讲一直讲,她也听的很认真。盖茨比一片真心,隔着海拥抱绿光的那段我是自我代入去讲的,对盖茨比来说,黛西与他的距离,不管是物理距离还是心理距离来说,像极了我们之间。我自己的绿光,忽隐忽现,一直在填充着我心里的一块阴影区域,我感到很幸福。这样的语音讲书能持续到夜里两三点,第二天我还能神采奕奕的去上班,现在想来也很神奇,这就是所谓爱的力量吧。
她是个很单纯的姑娘,我们每日每夜的聊天,聊她的留学生活,我的工作情况,她跟闺蜜去弗罗里达油轮上玩,去拉斯维加斯威尼斯水城玩,去荷兰小镇玩,都会在我的凌晨给我发照片,那时候我会把照片看很多很多遍,怎么都不会腻,仿佛我在陪着她去这些我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渐渐的,之前的那种绞尽脑汁想话题跟她说的感觉消失了,我们之间也不会觉得尴尬了。
后来,我们在一起了。再后来,也就是前几天,我们还是分手了。各种原因。
突然间,我的绿光消失了,也没有了聊天,只剩下寒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