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父母经常告诫我们他们走过的路,不要再重复了,因为那条路充满坎坷不平;上学时,老师告诫我们,那条路也不平坦,充满曲折;等我们长大成家立业了,也同样会告诫自己的子女,我们走的路同样曲折,让他们走一条按照我们想法所谓的平直大道。父母、教师、我们所指引的真的就是没有曲折了吗?真的就是捷径了?
现在许多孩子从小连爬都不会,就借助学步车直接跨入到行走,然后父母还得意洋洋的说自己孩子是天才。据科学研究,爬行可以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平衡能力,求知欲、探索欲、克服困难的能力。所以让宝宝直接跨过爬去行走,那是不可取的,那宝宝就缺少了锻炼的机会,以后可能就会出现走路不协调、姿势不对等情况。
最近看到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写的一篇文章名为耶鲁大学不再招收中国学生。为什么会这样?陈教授给出了答案:一是中国毕业生没法在一流大学找到工作,任教,以2015年为例,美国的前30名金融系毕业的博士中,来自中国的不少,但找教职岗位最成功的是去了加州理工学院,那个大学当然不错,可是,这么多中国博士生中没有一个被前10名或前15名金融系招聘。第二是,在美国金融和硅谷高科技行业中,印度裔高管远超华裔,大家熟悉的谷歌、微软、Adobe、软银、花旗集团等公司的CEO都是印度人,在这种级别的美国公司中似乎想不起一个中国人CEO。公司副总裁一级的印度人就更多了。按照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中国的家庭绝不比印度差,为什么会这样。陈教授分析原因,有一个至关重要,那就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从小父母对孩子一切包办的传统延续到教育上,孩子没有自主探索外界的能力,无法去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再加上中国鼓励孩子一味顺从、听话就是好孩子的观念,成为他们一辈子的包袱,无法甩掉,走到哪都比较吃亏。这让孩子根本没法自主选择,也不知道如何选择,所以刚开始,他们都比较优秀,可是到了后期他们面对的学术研究、工作没法投入激情与热爱,没法产生创新思维 ,在职场也就没法跟别人竞争。
父母所谓的捷径,就是从小包办孩子的培训班、课程选择,真的就是为他们好吗?真的就少走弯路了?其实最后反而扼杀他们的自主选择权、扼杀了他们发现兴趣的能力 。你的教育方法真的就是捷径吗?也该好好反思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