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知识越是贫乏的人,他对所相信的事就越绝对,因为他根本没听过与之相反的观点。
这到底骂的是谁呢?
前几天,有人在我的文章《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下评论,上来第一句就是“哪有这么断句的,从先秦时代到近代,哪本论语这么注释的?”
谁的知识比较贫乏呢?
我读的《论语》不多,一共三本再加百度百科。
《华杉说透论语》,对这句话的大致解释是:
孔子说:你行仁政,然后让老百姓照着做就行了,要想让他们明白你的长远目标,这个太难了。一个国家就如同一个森林,什么千奇百怪的鸟都有,要让他们都明白了,这是不可能的。
《丧家狗》:
《靳大成-论语通读》:
这句话很有名。历代做注解的人,意见很不统一。今天提到古代帝王的YU民政策,也会有人拿这句话说事,但我不主张这么解。
我先给你举一个例子,帮你理解这句话可能发生的背景。据说,商朝的国王盘庚要把都城迁到一个叫“殷”的地方去,但是很多老百姓都不同意。当然,盘庚很坚决,在几次三番解释、训斥甚至威胁之后,老百姓才勉强跟随了他。
无疑,在那个时代,许多重要的决定场合事关重大,要保证行动的顺利完成,确实不能让太多的人知道内情。只能由少数参与机密的人知道其中的奥妙,事后成功了众人才明白,皆大欢喜。
百度说这句话的解释有些争议,一共有五种解释。
但是,这位回复的人,显然没有读过这些内容,应该连百度都没查过。
可能他曾经在某种场合听过一次某种解释。
他不知道历史上有很多人对这句话作过讨论,所以他觉得世界上只有一种解释,而其他解释都是错的。
你问他哪本书上是这么解释的,他也答不上来。
这样的人就因为知识贫乏而绝对。
但是,这真的只是他一个人的问题吗?
肯定不是。
在我们的单位,朋友圈,家庭成员里可能都有这样的人,甚至你跟我在某个时间,某种情况都可能是这样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
只是今天我看到别人因“知识贫乏而绝对”了,然后写了文章,而你在这里读到了别人的错误。
但实际上,可能昨天你跟我刚刚犯过这样的错误,可能明天我们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所以,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现在看到谁“因知识贫乏而绝对”,而是我们要借助“别人的错误”作为镜子,照着自己,然后防止自己不断地做同样的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