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时间好快,无戒21天日更训练的第十二天了。
还有九天,又可以体验完成一件事有所收获的美好感觉了,想想就特别有成就感,先提前庆祝自己走出舒适区,克服拖延症。作为奖励,我决定更到21天时,送自己一件小礼物。
学会有条件的奖励自己:比如读完5本书,奖励自己一次短途旅行。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样的奖励。奖励越多,进步越大。
之前说过我来简书八个月,喜欢数、关注都非常少。一个好心的读者给我评论说我来那么久了,这点可怜的关注量不仅需要反思还要问问自己自己为何日更,日更的意义何在。
扪心自问,他的话确实很有道理。人总要在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中才能进步。后来,我一直在反思这个过程,也许原因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1,勤奋不够;2,定位不准。
第一,关于勤奋。俗话说,天赋不够,勤奋来凑。可我在简书的八个月,更文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半。一个人要是努力起来确实可怕,但是最可怕的莫过于那些比你厉害的人还在努力。所以,大家都在说以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还轮不到拼天赋。
简书上比我勤奋的人太多了,比我有资质有经历又比我勤奋的人多太多太多了。他们要是不红,我红了,这不是逆天? 古人云:天道酬勤,诚不欺人也。
第二,关于定位。起初,我只是想着用简书能录生活中那些值得我思考的问题、可遇不可求的灵感既能有利于保存又算是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个好的记录,简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所以,我的文章题材五花八门,生活感悟、教育、爱情、友情…三个字,大杂烩。
可是,简书上的大咖有多少个是因为写大杂烩而积累名气的?彭小六,主打职场;沈万九,专攻男女情感;沐丞,主攻理财…
简书上的每个签约作者,都有自己一个明确的专攻方向,在某一领域有独到过人之处。但是任何一个签约作者的成功都不是唾手可得,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努力和积累。
和很多人一样,我无比羡慕那些那些短时间就拿到签约的作者。但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妄想凭着零星的阅读量和喜欢就想拿到签约,吸粉无数无异于坐井观天,痴人说梦。
** 想要和成功之间仅仅隔着行动。** 有人问,如果没有人阅读你还会写吗?
会。
但是,不能否认,惰性是大多数人的天敌。既然磨刀不误砍柴工,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克服惰性,这大概是我参加日更训练营的最大意义。
至于日更的内容的质量,“先完成,再完美”永远比天天羡慕喊口号强太多。尤其是像我这样的小白,在没有找到自己定位之前就是要大量,各种试错,各种反思,找出自己最擅长的领域,然后朝着自己的目标步步前进。
** 02 **
昨天,无意看到训练营里的有学员写了一篇打算放弃日更的文章。
文章里说了种种不能继续日更的原因,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因而点击量直线上升,有有心插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树荫之感。
训练营里的我们,萍水相逢,身份各异。能聚在一起,初心或许都大同小异——都希望训练营能对自己的写作有所帮助。
如果作为志同道合的朋友,打算放弃日更那个学员的离去会让我觉得遗憾和可惜。因为写作的路上我又少了一个抱团取暖的朋友。
当初刚加入训练营时,无戒说希望训练营的我们都能给自己订目标,类似拿到签约、喜欢数达到多少,关注达多少。就算坚持完成21天日更,拿到训练营奖励也算是给自己一个目标。
而我真的把21天后拿到训练营奖励书籍当成了其中目标之一。
** 03 **
想要克服日更的阻力,谈何容易。
但是,只要愿意写,坚持写,就像无戒。坚持日更8个月,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活成了我们的榜样。
自律,是为了更自由!
加油,我们都可以!
无戒21天日更训练 Day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