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可能正面临或者曾经都纠结过或者一个问题,当孩子还是婴儿时期哭闹时,到底是应该抱起来哄还是不抱起来哄。有个说法是如果孩子一哭就抱起来哄,那末以后会很不好带,因为会养成一哭就要抱,看孩子的人会比较累。但是不抱起来,也会很心疼,而且孩子可能会越哭越厉害。
今天在积极倾听的角度分析,找到了答案。应该怎样才对呢?先别着急结果,慢慢来看底层原理。
先来分析婴幼儿的特点。毫无疑问,婴幼儿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会说话,没有自理能力。所以他们的需求很大部分依赖大人来满足。比如:他们是否饿了,尿了,渴了,或者感觉冷了,热了,不舒服,疼等等,都依赖父母来棒他们解决。他们甚至自己也不知到底是什么事情困扰着他们。
年龄很小的孩子的父母常常认为,就是因为这些孩子在很多需求上都要依赖于成人,因而婴幼儿几乎没有能力去解决自己早期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事实上,这种理解也是错误的。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无法通过婴幼儿的语言来获得反馈。但是如果想要弄清楚他们得需求,就需要去倾听,只是这种倾听是建立在非语言得基础上。怎么用呢?就是父母主动去判断,然后去测试婴幼儿的非语言反馈。
比如:婴儿哭了,先查看是不是尿了或者拉粑粑了,如果不是,就喂奶看是不是饿了。如果拉粑粑了,换了尿不湿就不哭了,这表明父母的积极倾听有效果了,换尿不湿解决了她的问题。
总结来说,积极沟通的主要责任则落在父母的肩上。他们必须学会准确地解码婴儿的非语言信息,才能弄清是什么在困扰着他。他们还必须利用同样的反馈过程,以便检验自己的解码是否正确。
再会头来看最初的问题,婴幼儿鹿是是否要马上抱起来?我想不是抱与不抱的问题,而是你是否解决了孩子的需求。而其中一种情况是很多时候,孩子的需求是要父母抱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