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谈读书,先讨论一个问题,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吗?我一个同学,喜欢科幻小说,日读两本,月读五十,然而他剩余的时间则是睡觉和打游戏。也许你觉得我在老生常谈,但并非如此。我喜欢哲学,也认识一些喜欢哲学的朋友,西方哲学史、西方现代哲学史、柏拉图、黑格尔、尼采、叔本华,他们全都读过,而且还都是精读,至少说起来他读过的东西都能记得。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呢?他们读哲只是出于兴趣,打心底里他们也不会认为哲学是有用的,即使反驳别人时能挑出来几条理由说哲学的好处。
所以读书就像听音乐,不论是高山流水,还是下里巴人,重要的不是你读什么,而是读懂了什么。过去欧洲上流社会喜听音乐,但大多数人中途就会睡着。据说海顿为了嘲笑那些坐在包厢中的对音乐不懂装懂,而又附庸风雅的贵妇人们,专门为第九十四交响曲取名“惊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听听这个惊愕说的是什么意思。我不会说书籍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就像新文化运动时打到孔家店,似乎最后也没得到什么。而如今所谓的抽象艺术,比方说某个画笔沾些油彩在画布上甩几笔就称之为艺术。这代表的不是艺术的创新,而是现代人类其意义的缺失和信仰的沦丧。
我说信仰的沦丧,而没有说丢失,因为现代人不是没有信仰,而是将信仰抹去其内在的价值,抱着一个空壳,就说它是我毕生追求的目标。我不知道当他最终发现真相时会是什么反应,又或许他不会发现,因为这一切追寻本就是他对生命的逃避。
今天谈读书,我不能再继续这个话题,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他们两者太相像。如今艺术作品多了,但少有大作;如今书多了,但多被低俗流文充斥;欣赏艺术和读书的人更多了,但懂了的人,几乎找不到了。
看书到底应该看什么?这个真不好下定论,或许本就不应该在意什么,只要读了,留下了什么,或许就够了。有句话说距离产生美,只因为距离让我们忘记了自己的趣味,忘记了美的事物可以为我们做什么,最终才可以专注于事物本身,发现她的美。如今有很多“简介”,宣传一天可以读十本书,然而就像我们看一个人的轮廓,说她是美的,她到底美在哪里?
一年前,我终于懂得了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所包含的情感和深意,而今天,我终于明白了高尔基这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表达的内涵。很多事物都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进入了我们的生命,而曾经不懂,后来不想,最终曲解。不能说它们出现的太早,正如“自我”和生命的本质在我们出生时便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只能说,生活,让我们学会了世俗,也习惯了用世俗的思维来看待一切,而曾经那些走进我们生命的前人总结的智慧,最终也被我们异化为为自己谋利的工具,或仅仅为满足自己旨趣的借口。
说了这么多,一直是跑题了又拉回来,但其实只解决了一个问题:什么不是读书,也许,就像唯有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什么不是美,才能激发出内心真正的对美的追求一样,读书也是如此。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关键在于怎么读书能称之为读书,才能让书籍成为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我们需要对读书重新定义,或是说阐明。
前面提到过专注事物本身,但读书不全是这样,有时候,专注于书本身,或是会被书中华丽的语言所迷幻,或是会被书中思辨的逻辑所带偏,总之流于表面,反而看不见事物本身的色彩。
读书,就应该读书本质的东西,那或许代表着一个人一生的感悟和信仰,也或许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思想与文化。我们读庄子,有些字不认识,那又怎样,“抟扶摇直上者九万里”,我们看见遨游在天际的大鹏,便读懂了庄子;我们读康德,不知道他在说啥,那又怎样,我们抬头看见了浩瀚的星空,想到了内心的道德,便理解了康德。
在利科的“文本理论”中提到了一个观点,即文本在创作出来以后便脱离了作者,而读书是一次创造的过程,是对文本的重解读,再创造。所以,说读到了书中的本质而从没有思考过,没有属于自己的理解,这是不可能的。也许你可以把一个人分析的很透彻,甚至预测他的行为,但这不代表着你能认识他本身,或说他的价值。书中的本质从来是属于作者,也属于读者,或者说是属于全人类的,那是文化的积淀,是思想的结晶,从人类第一次表达出“我”这个含义时便已经诞生的东西,而它就是人存在的意义,这个意义中包含着自由、平等、善良、道德、信仰,等等。
到这里或许可以接着讨论一下什么样的书籍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显然,答案是自明的。莎士比亚创造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从此戏剧不再是神论戒律的翻印。而小说的出现终于让大众参与到了文化创造这一活动当中。我不能否定一个专心写作的人所具有的价值,但一部作品若没有思考存在的意义,那么他便不能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也不会成为人类进步的阶梯。
或许这里也可以接着谈一下什么样的作品才是艺术,但显然,答案也是自明的。由于今天是谈读书,再说下去就又跑题了,所以到此为止,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