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之外的东西。
————爱因斯坦
在南京学习的这几天,见到很多大咖人物,魏书生,于洁,郑英,桂贤娣,孙学策等。他们都是从一线做起的班主任而且一做就长达几十年,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善于思考,勤于研究,并善待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自己的魅力影响或“拯救”无数学生。他们的这个“班主任”职业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幸福和感动,“班主任”是一个幸福的职业。
然而,今天又有一位新兴的80后教师叶德元,给我们做了2小时幽默风趣的讲座。会场所有的老师伴随着他的演说笑声不断。叶德元,15年荣获央视“最美教师”,被称作“80后麻辣教师”。他是一位非常有情怀,有梦想的老师。听完他的讲座我释然了很多,轻松了很多,愉悦了很多。
叶老师没有讲很多的理论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教学出发,通过每个故事每个活动告诉我们教育可以这样做。关键词一,关系与角色:关系大于角色。叶老师年轻活力,阳光乐观,与自己的学生在一起显得更加朝气。他带学生去旅行;带学生去了解自己的爱好昆剧;带学生一起打篮球;带学生去野外郊游等等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紧密的关系。这一层关系冲破了教育的接线,打破了单一的师生关系。叶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在中考来临之际,他主动利用晚自习的时间与孩子补习功课,当然家里剩下孤零零的娇妻,而家长的举动确突破了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叶老师再教室给孩子补课,家长轮流陪也太太逛街或散步,这应该是亲近的朋友关系才能做到的,而且家长轮流制。这又再次证实在教育中,关系的重要性!
其次,活动。三年间,叶老师共在班级组织了400多项活动,特殊活动能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信心,更增强师生和生生之间深厚友情。他讲述了在他的班里进行的儿童节的一个活动,让父母写出自己儿童时期的愿望,学生读来,并猜哪个是自己父母写的。听起来就很有趣,相必孩子们也玩的特别的开心。只有这样的班集体才是一个向上,上善,向美的温暖有爱优秀的大集体。
再次,真实、陪伴及等待。叶老师曾于2015年被央视评为“最美教师”,也曾是教育界比较耀眼的那位传奇人物,但是他并未此而骄傲,改行。他反而个更真是的面对自我,依然选择教师这份职业,做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这也行就是他的真心,他的信仰,不忘教育的初心,一直直直的走下去。
再过去的五年里,叶老师牺牲了他的周末时间去陪伴学生,乃至结婚有孩后,携全家一起陪学生过周末。这是一份执着,更是一份爱。无时无刻都体现在生活的点滴中。
等待也许是老师对学生最好的答卷。在看叶老师的散学视频时,我被里面的画面深深的感动着,泪流满面。因为我感同身受的体会到,当学生们都毕业走后,留下空空的教室和自己时的那份空荡与不舍,我能够感觉到素日孩童般的老师突然没了孩子的陪伴,是你们的孤寂。因为我还在与孩子的毕业的典礼中沉浸着不能自拔,我还在日思梦想着我的这群熊孩子是否会来看望我,我奢望着,幻想着!然而,叶老师的话点醒了沉睡的我:“不想教过的孩子会不会回来看你,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幸福传递给每个人,因为自己的苦自己知道,自己的幸福也不需要解释!”是啊,做老师的也像做火车车厢一样,今天有孩子上这节车厢,他们到达目的地后就会下次,还会有一波新的孩子乘坐。所以我们只有恒久不变的坚信自己的教师梦想,不忘初心,用自己炙热的教育之心,点亮路过的每位孩子成长的放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