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一个小孩是天然听话的,而孩子的问题都是“打”出来的。如果家长不能正视自己,那么教育孩子就无从谈起。
2.亲子关系越稳定,孩子越平静。
3.其实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物质的需要并没有那么强烈,衣食冷暖虽然很重要,但对于孩子来说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而他们内心被爱被呵护,被照顾,被关注,被支持,被理解的需要反而更加的迫切。
4.对于孩子来说,他需要的是更温柔的妈妈看到他、更平静的妈妈接纳他、更积极的妈妈带领他。
5.亲子关系金字塔模型的四个层面
1、生理需求的满足。
2、高质量的陪伴。(亲子关系的浓度)
3、榜样的力量。
4、自驱力。(自驱力就是一个人不需要外界的推动、自发地要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能力。)
6.尊重孩子,先得理解孩子
先听孩子说话,让他们表达并理解他们,而非用成人先入为主的偏见
7.当你发现孩子捣乱、不服管,生气教训的话就要脱口而出的时候,先蹲下来抱着孩子,问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
8.处理孩子的分离焦虑,让孩子获得情绪支持,最简单明确、最有效,且比较通用的方法是“三步法”。
第一步,无论多难,都一定要和孩子正式告别。
“妈妈/爸爸不会突然失踪”,对孩子来说是更安心的感受。
第二步,试着说出孩子的感受。
比如,“我知道你现在有点难受,但妈妈有自己的工作要做,我会在下午六点钟准时回家”。
第三步,“遵守诺言”,准点回家,陪伴孩子。
9.孩子带来的每个挑战,都是一个长大的机会
10.
原则的制定,最重要的是大家能一起遵守,不允许家人说“你乖乖听话就奖励你一个冰激凌”“把这个饭吃了可以吃棒棒糖”之类的话,如果大人平常就这么诱惑孩子,靠给好处、讲条件管教他们,那么孩子很容易反过来跟父母讲条件。
立好规矩:不要为了让孩子吃饭而给出诱惑,比如吃完饭就可以吃糖、看电视等,这顿不吃就饿着,下一顿再吃。同时不能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
11.让孩子变得自信最有用的方式,就是给他找到一个爱好,以此作为他建立自信的基石。
12.学习最棒的动力并不是来自谁告诉你要去做什么,而应是你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向往成为更好的自己的那种内驱力,这些比别人告诉你要去争第一强大无数倍。
13.父母的保质期只有10年。母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14.真正决定亲子关系质量的,并不是陪伴的时间长度,而是情感浓度
15.看电影:如果选不到《龙猫》这样既符合大人审美,又能深深打动孩子的完美电影,那就要挑类似《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系列、《巧虎》系列、《小猪佩奇》这种大IP的剧场版,时长控制在80~90分钟,不要挑战孩子的耐心和膀胱。
16.游戏推荐:
培养逻辑思维和观察力:兔宝宝魔法箱、三只小猪、塞车时间。
训练记忆力:胜在有脑。
训练专注力:TOI小手电找找看、Smart Games IQ系列。
训练语言、想象力:火星猪之故事大爆炸、Mighty Mind磁力拼图。
培养数学思维:小狗天平、TOI热带鱼数独游戏。
训练逻辑思维:火星猪之数字龙卷风。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弥鹿9合1经典拼图。
17.刻意练习:世界上本没有天才,练习得多了,才可能诞生天才。
18.热爱比知识重要,好奇心比分数重要,对世界始终充满好奇比掌握一项技能重要。
我们干吗要逼着孩子赶紧长大,像一个无趣的大人那样对待学习呢?
19.不爱吃菜,可以和小朋友说:“青菜里有很多纤维素,吃下去以后就不容易便秘了,然后你肚子里的‘火车站’就会更通畅,你拉便便的时候就会更舒服。
20.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永远是愿意好好跟他说话的父母。请记住,在促进孩子大脑发育这件事上,好好跟孩子说话,从小培养他的倾听和表达能力,比去什么昂贵的早教中心、培训班、国外游学有效得多,这么简单还不花钱的事,家长们何乐而不为呢?
21.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那么当他在专心做一件事的时候,不打搅非常重要。
22.给孩子报兴趣班的关键,不是什么时候报、报几个,而是怎么帮孩子挑选兴趣班,并在他想放弃的时候,如何帮他坚持下去。
孩子的坚持,离不开他的兴趣和家长的引导
23.放弃很容易,但是你看,一旦你放弃,你之前付出的所有艰辛、做出的所有努力都将归零。只有坚持下去,你才能变得越来越厉害。”
24.童书大概有这几种功能分类:
0~2岁:认知书、游戏书、触摸书、洞洞书、手偶书。
3~6岁:绘本(图画书)、百科书、益智启蒙、英语、动漫卡通、儿童文学。
25.当岁月静好变成画地为牢,想要打破这种生活方式,就要忘记自己的年龄、身份,重新出发,找到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办法。
26.物质和外在能给人的快乐是有限的,而解锁新技能、学会新东西,带给我的却是强烈得多的快乐。
27.作为父母,给孩子真正有价值的帮助并不在于学区房,而是当迎着生活逆流而上时,你给孩子看到的是怎样的背影。
28.爱情不能解决一切,只有自己变得更好,才值得拥有更好的夫妻关系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