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有长大,我从来不懂事,我依旧自私、肤浅、不把别人的心情放在心上。我只是随着年岁增长,已经学会了成为受害者,并怪罪其他人。
——我想大部分人刚看完《狗十三》,擦干眼泪,都会想要恨恨地说这句话。
这不是一个完全关于宠物的故事,因为说白了,狗只是制造冲突的一个道具。
这也不是一个完全关于成长的故事,因为说白了,真的有人完全长大了吗?
小时候我们仰望着成年世界,觉得长大了一切都会非常不一样,会变得“成熟”,“懂事”,会变得无所不能,就像爸爸妈妈一样。
可是,随着我们一天天大了,我们依旧蜷曲在自我的桎梏中。我们发现,有一些事情,我们小时候做不到,长大了,却也依旧做不到。比如小时候想要自由地玩耍,总是被大人限制着。长大了,依旧不能随心地玩耍,因为被生活限制着。
所以,看这类电影,我一般不喜欢给它下个“青春电影”或者“成长电影”的标签。我只会说,这是一部接地气的现实电影。它说了一个真正会在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而且它也的确发生在了我们大部分人的身上。
少女李玩,偏科,敏感,恰好活到了会在乎自己感受的年纪。父亲常年忙于工作,李玩由溺爱的爷爷奶奶带大。因为后母生了弟弟,于是收到了一条用来收买她的狗。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我知道很多人从这部影片中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许是偏科的自己,因为父母或温柔或严厉的敦促,开始去学自己一点不喜欢的科目。也许是自己养的小宠物,被父母不经允许地送人。也许是失望的自己,因为父母违反承诺而暗暗忍住眼泪。也许是餐桌上百无聊赖的自己,看着大人们虚伪的觥筹交错。
这种自怜的情绪,或多或少会使我们在评价这部影片时,从孩子的角度,过度的放大父母的缺点,最后扯出一些深邃、晦涩却又似是而非的教育理论。甚至,放大成一种集体性的怨声载道。
我小时候也经历过心爱宠物被送人的经历,也经常陪父母外出应酬到很晚,我也经常被指责不懂事,我也常常叛逆地想,作为父母其实并没有赋予他们对我个人百分百的控制权力。
所以我懂的,当李玩父亲说:“这只是一条狗而已。”时,李玩心中大抵在想:“没错!一条狗就是比所有人都重要!”
看似两个人都是对的。不是吗?少女对宠物的爱,父亲更看重家庭整体的和谐。
而事实上是,李玩错了,错在她没有考虑家人的感受,狗丢了,她只考虑了她自己的悲愤和担心。
李玩父亲自然也错了,他错在照顾了所有人的心情,顾及了所有可能出现的后果,但唯独选择让女儿难过。
这也是孩子和大人的最大矛盾点——孩子永远最看重自己心情,而大人往往,在掂量局势后,选择牺牲最弱者,也就是孩子,的心情。
这并不公平,可以说非常悲伤,是所有人共有的伤疤。
但如今已经长大成人的我们,如果放下我们自己的伤痛,自己小时候的遗憾,结合自己跌过的跤、受过的伤痛,来仔细揣度当年隐藏在“懂事”这一要求后,未曾说出口的话语:
当第一只爱因斯坦走丢,李玩要去寻找,家里人劝她懂事。
当她执意寻找爱因斯坦,甚至推倒了爷爷,家里人质问她为什么不懂事。
当她继续执意寻找爱因斯坦,让奶奶走失,父亲失控甚至动手,大骂她不懂事。
一次次的,这些不懂事,到底是在指责什么?到底是想要告诉李玩什么?到底是想要让孩子们知道什么?
要懂的,是什么事?
是什么深奥的真理,从来没有人敢于清晰传达,只敢藏在一声声“懂事”的要求下,急切希望年少的我们赶快理解。
我以前是从来不懂的,直到我离开了校园,进入社会,开始依靠自己生存,开始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而寻找方向,然后再次回到学校。
我开始明白,我的心情从来不重要。
我想要混吃等死做死肥宅,但子欲养而亲不待,我自己过好是不够的,我的父母日渐年迈,已经操劳了一辈子,晚年难道还要操心经济吗?
我的伴侣是全世界最好最可爱,虽然还没有出现,但我不仅要配得上他,我还要独立与他。
我的猫虽然看不起我,但吃喝拉撒都指望着我,某种程度就是我的孩子,我必须要给它最好的。
这些欲望和责任,让我凡事不再会以自己是否快乐为唯一标准来考虑。我会考虑这件事是否对我达成目的有帮助,我喜不喜欢做这件事,可能要排到最后再考虑了。
所以,牺牲自己甚至他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情绪,成年人是无所谓的。
只是孩子不那么认为,因为他们没有责任要担。
很多人可能会认同李玩。她的弟弟不小心打伤了奶奶,大家给奶奶包扎后,哄着弟弟,说没人怪他。只有李玩愤愤不平,要弟弟给奶奶道歉。
我大抵了解大人们的心情。
孩子们能完全照顾自己心情的日子,并不会很长啊。
在责任、义务、未来还没有压在他们身上时,能轻松,能被无条件的溺爱,未尝不是件好事。
毕竟,虽然被打骂过、否定过、夺去挚爱的物件过,家这个字,依旧是大多数人孤立无援时,唯一想要回到的地方。
一旦想到这凉薄的世界里,还有一个虽然万般嫌弃,却依然会无条件接纳自己的地方,心中就会感到宽慰。
那么,再累再苦再绝望,还能再往前走两步。
如果两步之后,还在哭,那我就回家吧。
在那里,还会有人在意我的心情,虽然我都已经不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