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马上要看完这部小说了,正好来整理一下故事。
故事的由来应该是基于一个私心的爱国抱负事件,然后引起一连串故事。慕容博因为想要重新建立燕国,就要引起当时两大强国宋辽两国之间的战争,而关键任务在于一个叫箫远山的辽国大臣,此人致力于两国友好往来,于是为了杀害此人,慕容博假传信息说辽国要排军队攻打大宋,实则是要在萧远山一家老小路过雁门关时将其杀害。假消息得到了武林之中显赫地位人士的响应,包括少林等各门派,于是十几个人埋伏雁门关,将省亲的萧远山一家杀害,萧远山武功高强跳入悬崖将刚足月的孩儿扔上悬崖寻求一生路。少林高僧知道错杀之后将孩儿寄养在少室山下,并传授武功,以消心中孽障。多年后萧远山儿子长大成为威震江湖的乔峰,慕容博儿子慕容复也长大成人,乔峰在知道身世之后被武林人士截杀,路遇结拜兄弟段誉,段誉为云南世子,不会武功但误打误撞有了深厚内功,少林小和尚虚竹因心中纯善机缘巧合被传授高强无功,三人成为结拜兄弟成为江湖一段佳话。然故事结局并不是全部美满的,致力于宋辽两国友好往来的萧远山父子也注定了他们的结局,萧峰为了两国友好而最终甘愿自尽。
金庸先生的文字里不仅有儿女情长,更有家国天下。读他的文字热血澎湃,我也愿意用我一腔热血去报效我的国家,愿意仗剑走天涯,行侠仗义,锄强扶弱。我还不太了解金庸先生的生平,但从他文字的字里行间,我能感觉出家国情怀,他创造出了一个世界,一个狭义担当的世界,这也让我有所思考,我们无论是写什么样的文章,做什么样的事情,狭义道义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样这个国家才有希望,世界才会有秩序。我目前只看了金庸先生两本书,一本《射雕英雄传》,一本《天龙八部》,小时候看过胡军版的,所以印象特别深刻,读着小说那些画面都历历在目。江湖人,身不由己,为了国家民族,两肋插刀,在所不惜,他们或正或邪,亦正亦邪,没有名义上的坏人好人,只有内心的是非善恶在制约自己,四大恶人也会帮助虚竹过关,对王语嫣伸出援手,慕容复满肚子的道德仁义确实个卑鄙下流之人,善恶在心里,不在名号。
刚开始看金庸先生作品时,我遗憾是没有在先生在世时阅读,对先生的佩服是十分的。我上一次这么激动是在看《三体》时感慨这个宇宙。我一直不敢说自己读书多,但也有冲动去写些什么的想法,这些大家著作便是我向往和望尘莫及的目标啊,一个人心中该有多大才能写出这个世界呢,我不敢说这是不是金庸先生最好的小说,但绝对是我看过的小说里数一数二的。
最后,先生千古,希望在另一个世界也能看见您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