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家被称为世界上“最有钱”的印钞公司,因为“缺钱”就要濒临破产了!
英国德拉鲁公司日前发出了可能破产的警告,该公司上半年财年出现亏损,如果重组计划失败,将面临倒闭的风险。
德拉鲁是谁?
也许你对“德拉鲁”这个名字还不熟悉,但是你肯定听过他们公司的产品。
它就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最大的商业印刷公司,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印钞机”;世界上超过140多个国家、36%的流通面值纸币和40个国家的护照都是由他印刷和设计。
据报道称,德拉鲁公司每年印刷的纸币可达70亿张。每周印制的钞票,摞在一起超过1.8万米,比两个珠穆朗玛峰摞起来还高...
按理说,像这样一辈子都吃喝不愁的印钞厂,为什么会缺钱呢?
因为现在没有“钱”可印了。
网络支付如何“干翻”世界最大印钞厂?
1813年,年仅20岁的托马斯·德拉鲁靠着一台打印机创办了德拉鲁公司。刚开始,德拉鲁公司只是帮人印报纸、扑克等工作。
后来,业务发展壮大后,德拉鲁公司开始印制邮票与钞票。并且在印制事业的道路上一马平川。
1860,德拉鲁开始为英格兰银行印刷纸币;
1862年,德拉鲁拿到了美国在海外印制邮票的合同,为美国印制邮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拉鲁的印钞业务与印制邮票业务扩展到了全球各个国家。
当然,德拉鲁也为中国印制过纸币。1931-1996年期间,德拉鲁曾为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印制港币,在香港回归之后,印制港币的项目才被香港政府接管。
巅峰时候的德拉鲁,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印钞机”。
流水的钞票,铁打的印钞机。虽然“铁”饭碗让德拉鲁混的风生水起,但是传统制造业的寒冬,总会来的,只不过,德拉鲁的寒冬来的稍微晚了些。
2019年上半年,德拉鲁公司最得意的核心“货币”业务开始不行了,业绩出现急剧下滑,营业收入下降了29.5%,净利润更是下降了87.1%。
利润下滑87.1%是什么概念?就是今年的利润只有不到去年的八分之一了。
也许你会想,明年可能会好转起来?
恐怕不可能了,就在前不久,继业绩大幅下滑之后,德拉鲁公司又丢失了一个重要客户:4.9亿英镑的英国印制新护照的订单被一家法国公司给抢走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祸不单行的德拉鲁,已经陷入困境,每天入不敷出,一家辉煌了上百年的印钞公司从此走近破产边缘。
事实上,丢失英国护照订单只不过是压倒德拉鲁的最后一根稻草,真正打垮这家世界最牛印钞厂的,恐怕不是它的行业竞争对手。
根据《英国年度金融报告》表示,随着网络支付的全球普及,英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使用纸币交易。而据英国银行数据显示,去年,英国的现金支付金额下降16%。预计10年后,英国或许将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交易会由纸币和硬币完成。
这将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德拉鲁公司在英国可发展业务空间将会越来越小了。
而更恐怖的是,网络支付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几乎取代了纸币交易。
在丹麦,丹麦中央银行两年前开始关闭境内所有的印钞机构,不再印刷制作纸钞和硬币,同时计划着废除商店必须接受现金的法律,让移动支付逐渐全面取代现金;在韩国,韩国央行则宣布,将加快努力减少硬币的流通,计划2020年让硬币彻底退出流通。
2019年中旬,脸书网发布了“Libra”项目白皮书,第一句话就是“Libra 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它允许脸书用户互相转账,还可以通过旗下聊天软件购买商品,它跟真实资产储备挂钩,计划2020年上线。
全球的纸币使用市场都在急剧缩小,德拉鲁印钞厂的生存压力可想而知。
零售店被“取代”:战胜了对手,输给了时代
曾经人人羡慕的印钞厂,如今沦落破产边缘,不得不令人唏嘘:德拉鲁战胜了行业对手,却输给这个科技互联网时代。
最近十几年来,互联网科技对我们的生活改变太大了,每天出现新概念、新技术让人应接不暇。传统制造业稍不留神,就会被新的科技产品给替代。
手机的普及,写信的人少了,邮票成为收藏品;
网络的普及,看电视的人少了,电视机成为装饰;
电商的普及,逛实体店的人少了,线下商铺成了展厅。
十年前,连锁家电的“老大哥”国美电器,曾被称为“家电零售企业世界第一”,是被大家公认的一家难以超越的“金字招牌”。
它合并过永乐、大中、三联商社,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区域性连锁企业,它曾经还开辟了中国经营的连锁模式第一热。
就连国美的创始人黄光裕,曾经还在2004、2005和2008年三度成为了中国首富,其中,2008年身价更是达到430亿。
如今的国美电器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我们看一组数据:
2017年,根据国美电器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净利润亏损4.50亿元;
2018年,根据国美电器财报数据显示,归属母公司拥有者应占亏损已达到48.87亿元,公司亏损金额进一步扩大...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对消费市场的分流,国美电器已经掉进了亏损的泥潭,并且营业收入已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再来看一组数据:
2017年,京东全年营业净收入为3623.32亿元,同比增长40.28%;
2018年,京东全年营业净收入为4620亿元,同比增长27.5%。
是不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十年时间,曾经的“家电零售企业世界第一”、“金字招牌”,如今已经悄悄的走出了我们的视线。它曾经战胜对手,但最后输给了时代。
互联网时代:创新,才是企业最大的竞争力
在网上曾经有一个提问:为什么是“适者生存”,而不是“强者生存”?有人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强者不能恒强。
确实如此,过去很多脍炙人口的传统企业,他们曾经在行业内都是出类拔萃、无人能敌,但是随着一些创新的科技互联网企业雨后春笋班的出现之后,他们很快就被击垮、被淘汰,他们赢得了行业对手,却经不起时代的变迁,最终被新的企业给替代。
强者不一定能适应这个新时代,但是适者可以通过创新去改变时代。
几天前,广州日报上有一篇“深圳企业一年在天猫卖乡村别墅13亿元”的新闻在网上传开,并引起了不少网友关注。
这是一家名为“宝家乡墅”的科技公司,他们将价值近百万的“别墅”放在天猫上销售,产品一经上架被称为天猫商城“史上最贵网销产品”。
你可能会想,上百万的商品也敢卖,天猫商城上架“别墅”的底气在哪?
答案我想到两个字:创新。上百万的产品,能销售上千件、销售额过13亿,一定是依赖于不同于传统地产行业产品或服务的创新。
据了解,不少客户之所以会选择天猫“别墅”并下订单购买,是因为他们看到产品本身带来的服务价值优势:网上一键下单,半年即可收房,高品质质量保障,全程不需要操心,省事、省时、省心。
事实上,在我们生活中,每天有各种各样的企业、品牌出现,他们通过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为用户提供更贴心的服务与更优质的产品来赢得市场。“宜家价格实惠”,“海底捞服务好”“美团点餐方便”等,这些词常常就在我们耳边响起,他们的企业通过创新的优质服务,在为自己树立口碑的同时,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与品牌的传播。
2019年,美团市值(6133.67亿港元)赶超百度,成为仅次于阿里、腾讯的第三大互联网公司,并远超百度、京东、小米。
但是,你可知道,如果回到一年之前,美团总市值还不到3000亿港元。是什么让美团在一年时间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是服务模式的创新。美团王兴曾说过,互联网下半场的竞争将是ARPU值的体现,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突破,行业竞争模式从外部竞争升级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过去一年,美团将战略聚焦于Food+Platform,以“吃”为核心,组建到店、到家两大事业群以及用户平台,转变高频带低频战略。在新业务侧,快驴事业部和小象事业部将继续开展业务探索,同时成立LBS平台。
你通过创新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更专业的服务,更称心的解决方案,用户自然会会选择你。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人。而美团三季报显示,交易用户数目已达到了4.358亿。而如此同时,美团成功的坐上了中国互联网的第三把交椅。
消费市场之争,归根结底是“用户”之争,谁拥有用户,谁就拥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