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晖宗
中国的哲学是讲求境界的,高手过招,往往可以不用说一句话,彼此就可以心领神会,古人的智慧是靠层层修炼而得以登峰造极的。
汉高祖刘邦曾经说过,自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一点,自己不如张良。留候得黄石公兵法《素书》,朝夕揣摩,终于将兵法中的策略熟练运用,帮助刘邦取得天下。
其实如果细心的话,你会发现,每当刘邦身处一个决定自己命运的关键点的时候,所有决定全局战略性转折的计策,都是张良为他谋划的。
张良是从一个大的宏观角度去思考整个战局的特点,犹如作家的全知视角一样,俯瞰全局,谋划安排,此所谓战略是也!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都是一种境界,一种领略过天有多大,地有多厚的胸怀。
只有经历过这些的境界,你才能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而这样的一切都取决于,我们是否能有幸拥有配得起这样高度的眼界。
95年古天乐版的《神雕侠侣》,其中有一集讲到,杨过因思念小龙女,心情极度的悲伤,不知不觉的一人独自走到了华山之巅。
在山顶,他因悲伤至极,情绪不能抒发,故而朝着山崖大声地呼喊,这个时候洪七公走了出来,两人交谈一番之后,杨过看到这个老头没有右手食指,故而问老者是否就是“人称九指神丐”的洪老前辈,洪七公随后也说了一句话,“想不到你年纪轻轻的,还挺有见识”。
这就是杨过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地方,随后洪七公在吊桥与欧阳锋相遇,然后两人大大出手,杨过想上去劝架,这个时候注意,洪七公说了一句话,“这场大战百年难遇,站在边上好好学”。以洪七公在江湖上的阅历,连他自己都说此战是百年难遇。
我每每看到这里的时候,都觉得杨过真是太过的幸运了。“西毒”、“北丐”两大高手,晚年的时候功力已然处于登峰造极的阶段,此时如果能有幸目睹二人过招,不论对杨过个人的武学修为还是眼界,都将会有极大的提升,于不知不觉中使自己脱胎换骨。
杨过一生是极大幸运的,他在二十岁到三十岁的年龄里,就见识了当时中原武林各大高手的武功,还没去桃花岛就看见过欧阳锋的绝学“蛤蟆功”,郭靖带他去全真教习武,在门口见识了他的“降龙十八掌”,后来在“古墓派”结识小龙女,还学到了《九阴真经》里的奥妙,连黄药师都亲自传授给他“弹指神功”。
他后来听了金轮法王的建议,面对大海,苦思冥想的时候,认为自己会这么多的武功,那为什么不能杂糅一家,创出自己的武功来。
注意这一点,他已经完成了前面所有的积累,而开始转向自己风格的形成,要不是他能有这么广博的见识,怎会有这样的认识和境界呢?
再来讲讲瓷器鉴定界的一位大拿——耿宝昌先生。这个人只要是学习陶瓷的人,没有不认识的。他早年在还没有进故宫之前,在外面的古玩店当学徒。那个时候做学徒,你如果能做到“眼勤”、“心勤”的话,是可以学到很多知识的。
那个年代,店老板是不会主动教你什么的,但是这就要看你作为学徒是否有心了,一件瓷器怎么去拿,怎样去摆放,它值多少钱,不同的器形、不同的品种又有什么样的价格。
耿先生当学徒的时候,就很留心日常老板与客人的谈话,出入于古玩店的人,形形色色,但是里面不乏有眼光很好的高手,听每一个人的讲话内容,你能明白他为什选这件东西,东西好在哪里,哪些地方又是不足的。一百人可以给出一百个答案来,在这里耳濡目染,眼界自然可以获得极大的提高和扩展。
后来耿先生去了故宫,专门研究明清两代的官窑瓷器,听单位的老人说过,当时把几万件的瓷器分批次摊在地上,然后耿先生一件件的过手,将每件器物的造型、胎、釉,做了一个比较的研究。
结合自己古玩店学到的知识,然后又有机会看到数万件传世的标准器,这样的眼界和修炼出来的功夫,才能让他写出后来《明清瓷器鉴定》这本“厚重”的书来,到今天学瓷器的人,都会把它列做必读书的。
最后谈谈自己这几年相类似的工作经历,上学的时候,有一门瓷器鉴赏的课程。当时为了能实践,就去外面的工地捡破碎了的碎瓷片,然后晚上去图书馆对着书查阅瓷片的具体年代,这是对瓷器的启蒙学习阶段。
工作后有了一些的机会,可以看到甚至是上手完整器,但是数量都不多。直到去年和今年,为了完成文物普查的工作,我有机会看到并且上手大量的陶瓷器,总数将近两万余件。这个过程是我当年上学的时候根本不敢想象的。数百件的陶瓷器堆在工作台上,你要对它进行定名、确定具体年代、然后完成器形的描述。
过手了这么多的器物,我的眼界真的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同器物间重量的微妙变化,不同的器形,同品种釉色变化的千差万别等等,一切这些的认识,都是从往日的实践中感受出来的。
我十分庆幸自己能有这样的境遇,“百年不遇”这样的词,在杨过那也遇到过,在通往顶层高手的空间里,轻轻叩开了那扇们。
不论你处于哪样的工作环境中,不论你的人生是好是惨,但所处的境界,抑或是你所存在的人生空间,从本质上来说,都与你的眼界有着极大的关系,它决定了你是否可以努力向上探探头,看一眼上面的空间,呼吸一下上面的空气,并且试着改变一下自己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