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不断做事,来表达对孩子的爱。
为老公奔波劳碌,来回跑班挣钱点赞。
为先生承担越来越多家庭责任点赞。
为孩子给我买来一个烧饼揣在怀里怕凉了,赶紧送给我吃点赞!
为自己心情平静愉悦、随喜赞叹点赞。
连线一
高一孩子喜欢毛主席,画的到处都是,比如孩子洗漱慢晚,家长说你跟孩子说一下,“他长着眼睛,他看不见吗?”家长想给他调班,孩子不愿意,老师要求严,孩子说“管他来,我想咋样里咋样。”
——问他同学,他显得异常吗?他跟别人表现得不一样,可能没有朋友,喜欢独来独往,外界对他没啥约束了。其她老师也这样想吗?写得满胳膊都是,孩子的反常一定是事出有因!
看他的思维,说话的连贯性啥的,怎么个情况,一说他老师的建议,他就很愤怒,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看他的眼光是否能跟人沟通,跟现实很冲突的话,肯定有问题。
eg.我在听直播,老公在旁边虽然看着自己的手机,但是一说咱们家长连线说的问题,他比我听的都仔细。
去精神科去看一下,含在心理科,
连线二
孩子选文科,想让关系特别好的语文老师教她,你在他想换班的时候,没有积极的去帮他争取。
——相信孩子的选择,主动解决孩子的问题为主要。对,老师说的太对了,父母忽视了孩子的请求,妈妈的思维还在孩子上不上学上面。
先放在内心的焦虑,想想孩子,看见孩子。
妈妈给了孩儿希望,又让孩希望破灭,孩子灰心了。文聪导师说的暧昧沟通。把最好时机错过,没有理解决孩子。
人教人教不会人,事教人才会教会人。
孩子要回来就先接回来。
我孩子这个人怎么了?心放在人上面,他在某个环境里如何自处?
看看孩子愿不愿意做咨询,然后妈妈持续学习吧。学习缓解焦虑。
让孩子看到咱的努力……
看到孩子这个人,现在你的眼里只有孩子的事儿。
把你的关注点放在关心孩子这个人身上,而不是放在孩子回不回学校上学这个事上。
问问孩子现在什么想法,还想不想调班,想调想办法给他调。
问问孩子现在什么想法,还想不想调班,想调想办法给他调。
如果是我,理解心放在孩子上面,然后把最近这段时间自己的内心活动和怎么办事的真诚跟孩子说,接下来问孩子怎么想的。
你就应该难受一下,自己的孩子,你自己都不信任,谁信?就欠被娅俪怼怼!
eg.我儿子说他们在学校里说的话跟对妈妈说的话是不一样的,说同学们都会这样。
换位思考想想孩子的处境……尊重孩子的想法,帮他。自己的孩子自己并不了解……关系大于一切。先听听孩子的想法。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妈妈你问问自己!我怎么了?我怎么了?咱可以建议不要做决定。
听到这,真心希望孩子还小且还没走进课程学习的家长们,赶紧醒过来,早点学习吧。
照顾孩子的情绪为主,放心焦虑,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支持孩子。
由此可见学习的重要性,父母怎么做才能暖到孩子,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才能了解孩子。
尊重孩子选择。
上周去开家长会
有的孩子听了父母的话选了自己不喜欢的课,结果学不动了。
妈妈还在事里,谨记娅俪老师说的:先看见孩子这个人。
妈妈还在事里,谨记娅俪老师说的:先看见孩子这个人。
孩子在表达感受,妈妈没感受到孩子感受,还在这个事里儿里呆着。用坐公交车和私家车的案例。
原来自个思路乱的时候 ,如娅俪老师这样智慧也难以带到路上。
当我们看到孩子这个人……
所有问题就都不是问题。
也许你去了孩子感觉到妈妈的关爱了他就转变了,就不会那样说了,你现在太焦虑了那么多。
把老师的话记下来多自己说几遍,多练几遍就会了。接纳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的委屈,肯定孩子的付出和努力。
下楼跑两圈,静下来,听回放,娅俪老师把心法和技法,还有说话的语气的真诚,神态都给出来了,你听听这种感觉。
车轮战不能用。
主要是听孩子说心里话,不要想着让孩子按自己的想法来。
没用,这位妈妈。我都用过。唯有放下,真正关注孩子才可以。
事实求实,不知道咋办就把问题给俺孩,孩子比咱们有担当。
自己去就行了,如果孩子想调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办。
是啊,因为太想立马解决,妈妈会局限在自己的思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