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妈妈喜欢攀比,以“孩子早走路、早说话、说得多”为荣。早教训练的目标是使孩子早早具备各种能力,貌似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先走了一步,其实是在马拉松比赛中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起跑,输在起跑线上却不自知。
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儿童发展问题专家近克・内格尔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众多人体试验结果显示,除非是生活在极度与外界隔绝、极度贫困家庭中的孩子,日常与家人的互动和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已经足以促成儿童健康、全面的身心发展。
智商、情商、社交能力和运动能力相辅相成,互为基础,不可分割。当过分强调针对某一特定大脑区域进行强化刺激的时候,反而可能导致“神经挤迫”现象。这种现象首先由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儿科学及神经科学教授彼得・胡滕洛赫尔提出定义,根据他的研究,大部分尚未分化、对于青春期和成年期创造力有重大意义的大脑功能区域,会因为其他区域的侵占而菱缩。由此可见,孩子在起跑线上超前了几步,却要在整个人生路上付出代价。
如果我们去观察那些得到爱和自由的孩子,他们天然地会去体验各种事物。比如看到一幅卷轴画,孩子会抚摸,闻一闻,卷起来,再放下,再卷起来,再放下…反复尝试感官神经系统发育所需要汲取的体验,孩子就是这样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这个过程有神圣的内在规律,不需要任何早教机构去教。我们能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尊重他自我教育的过程,不打扰。
若孩子希望和你交流、共同玩耍,请尽情回应孩子,与他的感受共振,如同协奏曲一般彼此呼应,幸福感十足。若孩子专注于自己的世界,请给予他自由,不被打扰的空间。比如孩子正在观看一幅画,专注而宁静,他与这幅画建立了联结,感受到它的精神生命,如果这时候父母自作聪明地横插一刀,告诉孩子这幅画的名字、作者是谁、想表达什么主题思想等,那么孩子的感受就会被割断。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假如孩子的头脑中累积了大量知识,看到各种事物时就会第一时间去搜索知识,从而失去自己的感受力,让灵性的头脑变成流水线上的电脑。
这样的孩子走进社会,可想而知,只能去做别人分配给他的工作,而无法成为一个创造性的个体,主动创造自己想要的体验。世界上的优秀产品,比如苹果手机,它的功能设计不是从用户调查问卷中得来的,而是来自于最直接、最简单之处一一乔布斯自己想要的体验。
特别爱早教的父母,不停地跟孩子说话,要孩子辦别颜色形状,教给孩子各种事物的名称,反复要求孩子懂礼貌,说“你好”“再见”“阿姨好”。知识早晚都能学会,但孩子内在神圣的成长节律却被打乱了。
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在爱的陪伴下,不打扰就是对专注力最好的培养。孩子的精神世界我们无须全部了解,但需要时常放下成人已被高度训练过的头脑的假想,带着敬畏之心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