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窗而立时,总能勾起我思绪万千的过往与对未来的无限期许。很多时候我们必须让自己一个人活成千军万马的样子,才能对抗周围铺天盖地的恶意,太多的孤飞让我不免对窗外产生了沉重的情感,才会在眺望之余开始幻想那些天马行空的世事,以世界虽坏但也好的言语宽慰自己。
透过窗似乎是在窥探别人的人生,像眼睛一样,是心灵深处的真切感受,却又像小偷总是觊觎他人的生活,是可怜的,又是那么值得让人同情。窗外的一切在目之所及的地方,那么近,可当我真正想要触摸时才发现原来它在千里之处,根本无处可寻。它的神秘是毒艳极致的风信子,让我如飞蛾扑火般不可自拔,我想要成为窗外人,却又畏畏缩缩不敢尝试。
窗外的春天于大西北而言是冷涩的,狂风肆虐将春天的那一丝丝暖意全然抺去,让人多少被失落的情绪充斥着,尽可能的躲在窗前远远的欣赏这一片春光。在图书馆的日子,总喜欢依窗而坐,似乎那明亮的希望之光就只能透过这扇窗射向我,算是枯燥学习中的一丝慰藉吧!窗外总是会发生各种稀奇古怪的事,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路人,以引发我那不可抑制的想去张望的内心悸动。曾因为每天清晨之际,食堂大妈拉车走过窗前发岀的刺耳声而心中暗暗报怨良久,后来好像是被习惯左右,那阵阵车声成为了窗外的一部分,多了几分欣赏与期许,当大妈与她的车子再次走过时,我便会默默地望着那个肥硕的背影,看看那个锈迹斑斑的车子,思虑许久,那形单影只的背影写满了沧桑,或许是生活带给她的,也或许是时光带给她的,日日皆如此的走过这条路,所以那车子才会被充满年代感的锈迹复盖吧!这样看来,我似乎与大妈拥有着大同小异的生活了,都是在努力的前进着,随着车子,一步步趋向自己所向往的目标。有过失落,有过沮丧,有过一蹶不振,但都在望向窗外的那一刻,释然了。
最喜欢的还是窗外那一排攀覆在铁栏上的爬山虎,它好像代表着四季的更迭与时光的流逝,是从图书馆向外望去唯一的春色了,所以每一次静视都十分珍惜与专注。它像时钟一样,提醒着我又一季来了,又一季过了,这样的它不免让人倍感孤寂与伤感。还清晰地记的第一次发现它的时候,是大一的那个秋天,所有的树叶都在狂风与缠绵秋雨的侵袭下散落了一地,唯有它在雨中仍紧紧地缠绕着铁栏,像是在留恋这个世界,不肯离去,那血一样的茎叶,在黄叶与阴暗天色之间愤然绽放,依旧如此鲜艳亮丽,美的找不到一丝丝瑕疵,几片落叶偶尔被风吹起,便贴到了那藤蔓之上,我想大概是落叶也被这美所惊憾到了,在自叹不如之际想一亲芳泽吧!就这一眼,我便深深地喜欢上了那一排爬山虎,被它的美折服,但更让我为之动容的是那份忍受寂寞的坚韧,我知道春夏的它是绿色的,与这个世界大多植物一样,并无任何独特之处,可它却没有因为争奇斗艳而早盛,而是把这份惊艳留到最后,所有地默默无闻都只为秋日那一怒放,就像我们每个人生活中在为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时,时间的积淀,结果都会如愿以偿,如果还没有如愿,那也一定要看爬山虎,因为还没有到最后。如今再看它,已经是即将毕业的自己了,时过境迁,真可谓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伴随我一路成长,鉴定了我这四年所有的失落与幸福,成全了我对窗外所有的向往与憧憬。
我好像也曾透过窗外发现了爱情与相濡以沫的幸福。总喜欢站在窗前学习,似乎那样我的视野与脑路便会开阔很多。还记得高三时,经常站在教室最后一个窗前做数学题,窗外广播里放着汪峰《夜空中最亮的星》,那应该就是整个高三最享受的时刻了吧!现在的我也总是这样临立窗做题,奋斗着也享受着。无意的一瞥,看见了一对老夫妻在窗外的小路上散步,再仔细看看,原来是老奶奶腿脚不便,老爷爷搀扶着她在练习走路,像极了父母教授婴儿学习走路,那么细心与忍耐,每天都如此,在固定的六点半,我总能看到他们互相牵伴着一遍又一遍地走过那条狭窄的小道,望着他们前进的背影,我想这就是爱情该有模样吧!两个陌生人,从刚开始的不熟悉到后来的彼此相依,是要多么幸运才能走到最后,是要多么容忍与理解才能成就后来的相濡以沬,他们像极了爱情,我向往与期盼的爱情,所有人都想拥有的爱情。
看过了窗外那么多的世事,也一度想成为窗外的人,想成为卞之琳《断章》中那个装饰了别人梦的人。可当我抛开一切走到窗外时,才恍然大悟,窗外之所以称为窗外,就在于一切都是你的向往,都是你遥不可触的徜徉,只要始终坚信末来可期,你就窗外人,就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