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份开始,我进入了一个新的行业,跟着一帮大佬们搞项目——就是俗称的副业。抱着额外挣点小钱的想法,稍微投入点精力的想法,我依然决然的进入了这个行业。但是,高兴的太早,躺赚?都是骗人的,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两个道理。
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之一,就是赚钱。没有轻轻松松就能赚得到的钱。
不到万不得已,没事,别瞎JB搞副业。
先说赚钱这件事。对于赚钱这件事,作为一名愤青文艺青年,我一直认为赚钱这件事是很容易的。——此话来源于一本不知名的地摊盗版书,可能是卡纳基,也可能是拿破仑希尔的。那个年代,最畅销的就是这类大块头,厚厚的盗版书。——问题是,我竟然相信了,没有任何经历的少年,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我曾经还信誓旦旦地对别人说,这个世界上到处是钱,就跟在大道上似的,只要你想赚钱,天上、地下到处都是赚钱的机会。我不是赚不到,而是不想赚,因为我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自尊。当时,我在部队,确实是属于部队的,没有自己的时间,对于个人自由都有极大的限制,除了自我在学习上投入外,其他确实也什么都做不到。确实是做不到,但是被我自己定性为我想做,能做,但是不去做。虽然结果是一样的,但是这是很容易让人混淆的误区:做不到和能做,而不去做有着本质的区别。对这两件事事情是否有清醒的认知,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真正做到,是否能够做出正确决策的关键要素之一。
我不到18岁就把这个当成真理,相信我是能做到,但是不想去做。直到20多年后的今天,我需要钱了,需要很多很多钱了,被逼的没办法了,想起来真真正正认认真真去赚钱了,才发现,原来真的不是自己想的那么回事。赚钱,真的很难,难到需要你去挖空心思,掏空你所有精力去做,——结果还不一定马上就能赚到钱。我就是这样的。纠正一个概念,我这里说的赚钱,仅仅指去从事自由度高的贸易方式,俗称买卖。通常认为的那种,坐班制度,正常上班拿月薪的不算,去从事网约车职业那种不算。需要营销的,小买卖,仅仅指这个。当你真正需要去搞的时候了,事情本身并不会因为你年纪大了,岁数大了,经验多了,而自动跳过那些难点与痛点,自动能够打通那些关节,不会,从来都不会,该遇到的还会遇到,甚至有可能因为岁数大了,那些节点像一座山一样,难以逾越。
第一座山,赚钱需要付出很多很多的心思与精力,懒的干就做不好。身体和精力跟不上的无力感,油然而生。在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的年纪,开支大了,挣钱能力缺口很大——成长没有跟上背负的责任增长的速度,就落到了现在这个境遇。被逼到这个程度,才想起来去要挣好多钱好多钱,去把尘封的欲望放出来,发现,欲望竟然从野生的变成豢养的了。温顺的让你觉得,你不忍心去那样对待它。现在,晚睡一天,偶尔一天,晚上2点睡,早上7点起,第二天就浑身不舒服,头疼,困,还没有精力去做任何事情。这让你不禁怀念18岁的日子,年轻真好。那时候,你不会因为偶尔熬夜一个晚上,第二天就浑身乏力,痛不欲生,头疼欲裂。那个时候,晚上到了睡觉的时候,就困的坚持不住,想睡就睡,不想睡到点了也坚持不住。不知道失眠是什么。睡得好,吃的香,熬夜一个晚上,第二天,多睡一会儿,马上就生龙活虎,丝毫不受影响。不像现在这样,晚睡一天,身体吃不消,影响两天的工作。
最近火爆的董宇航说,年轻的时候,知道自己一无所有,为了省钱,睡外面地上,走路走好几十公里。——那是在你年轻的时候。到了四十岁的年纪,你再去拼,连拼的本钱都没有了,那什么去拼。
第二座山,机会。你到了中年的时候,回忆往事,你会发现,你对自己评价是:错过了好多机会。这是绝大多数都认为的一个认知误区。这些以为的机会,其实都与他们,与我们差十万八千里。即使重新来过,这些所谓机会,也是会同样的错过。机会,所谓的机会,是什么?是你在当下的时候,认为要做的那件事情会产生极大的收益,相当笃信。并且亲自去做,做成功也好,做失败也好,这样的选择,才叫机会。那些在事情发生后,觉得自己有机会做的事情,没去做,那就不叫机会。面对机会,或者创造机会的我们,需要的只有一件事情——去刻意练习。通过刻意练习,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通过积累,针对未来做出合乎逻辑的判断,这种判断在时代发展中,是合乎趋势的。我们要做的,是刻意练习,提高认知,提高逻辑思考能力与决策能力。
第三座山,是你的主业。赖以生存,供养你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的职业。是立足行业,实现个人自我价值,自信来源的根基。主业,有人做的轻松,所以他们很清闲。有人做的很吃力,以至于没有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我现在是属于后者。有时候,就是一个人承担了过多不属于他的责任与任务,所以很疲惫,也没有时间去成长,去进步。在当下,像大多数的基层乡镇公务员,在企业里,有些部门的新人,在金融、it领域,你还没有做到主管之前,那些工作在996模式下的辛苦的打工人。都是属于后者。当你的精力和注意力被主业消耗殆尽的时候,你要考虑,如何走出那个恶性循环,跳出那个怪圈,让自己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高效工作,节奏紧凑,主次得当,让积累变得卓有成效。这里的核心就是积累。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了,技能、经验完全胜任工作,这个时候,就不会疲于奔命,节奏紧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就像一台及机器一样,be a machine。积累是目的,be a machine是方式。
以积累为目的,让自己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工作和生活,be a machine,去全身心的投入,决定做事,就把事情做到极致,克服所有障碍;刻意练习,积累认知与决策,做出正确的判断;提高个人职业技能职业素养,高效工作,跨过那三座大山,进入良性循环。
至此,才可考虑,去做什么副业,做什么适合自己的副业。把副业做好,做的比主业还好。
所以,没事,别去做副业,但是有事,真去做副业了,要看好、想好、选好,然后拼了命也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