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雅雅
槽点怎么成为了热点玩营销传播?
丧茶作为网红店的爆红,是一则成功的互联网传播,怒怼喜茶,主打丧文化。原以为只是脑洞清奇的网友恶搞一番,如今居然真的有人将丧茶开到了现实生活中来,并且仅仅营业四天,实为五一期间的奶茶快闪店!
万万没想到,这家传说中的“丧茶”店竟然真的开业了!不过很特别的是,他们并没有做长远的打算,而是“只开4天”,再次制造话题。当然,我们可以预测下,等到接下来口碑起来利润起来之后,说不定又以“人民的名义”继续开业呢,一个很聪明的借势营销,可以说是4两拨千斤。看到一个网友集体创作的店就这么变成了现实,据说脑洞大开的网友建议说不如弄一个会有移动丧茶车,丧一下换一个地方!
通常一次成功的互联网传播分为启推、裂变、扩散和热搜四个阶段。而企业主能主导的仅仅在启推和裂变部分。所以,营销最准确的姿势应该是“点燃”。点燃什么?我们要点燃市场的氛围。市场的氛围是什么?是一个个消费者行为和情绪的集合。
昨天我还表示我的反感丧文化情绪,今天我从专业的角度上分享这些内因外果的商业真相和新时代营销推广传播的启发。
别傻了:这叫情绪消费!情绪营销
日本台湾早就玩过的high点
>>> 情绪营销中,共同同好本身共鸣性强烈,其中的共同厌恶更容易联结同行。日本台湾早就使用loser文化进行营销互动传播。
情绪营销这件事情上,一定是有人性基础本能的研究。共同厌恶把我们黏在一起在相似性的范畴之内,共同的反感又要比共同的兴趣更容易让两个人形成联结。Oklahoma大学的 Bosson 教授通过实验观察到:那些对某件事物有共同的厌恶的人们,对于对方的评价会更好,也倾向于认为自己更了解对方。于是她提出了「负性优先效应」:比起分享积极的信息,能够共享消极态度的人更加亲近。
共同的消极态度(shared negative attitudes)就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对一个第三方持有负性的态度。这个第三方可以是任何事物:一部电影、一种食物、一首歌、共同的熟人、名人、某种现象等等……在更加广义的语境中不单单只有共同厌恶第三方能够将人们更好地联结在一起。于是,比起一般社交软件上使用点赞、共同爱好来匹配用户,一款名为Hater的德国社交App就反其道而行,用共同讨厌的事物来帮人们找到朋友。比如说,当你刷到丁日又添了一个新纹身的图片时,可以选择「点呸」或者跳过,如果你「点呸」,也许就可以遇到谷大。
普遍意义上的负性信息和态度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于是,有人拿这个概念做了生意。
每一款都像帮你诉说当时的心情,还有你的遭遇,让你感受到丧茶是真真切切地感觉loser的吐槽。像“丧茶”这样,靠着网友众筹脑洞形成创意、最后落地实现的网红品牌,也算奇葩。
负能量文化也是一种反鸡汤式的有毒的鸡汤!!!!!
真的那句老话有真知:有时候,敌人的敌人容易成为朋友!
排队文化的气场决定品牌爆点
别逗了,这是情绪文化背后的好奇心发作!
>>>丧茶的开店,甚至可以预见的火爆,都是水到渠成的,前期网络上已经形成了热点,消费者的需求已经无需洞察,就看谁有行动力了。
没开张前就已经火了。从最开始网友在微博上发了一条关于丧茶的微博,下面无数的评论开始,已经让人们心中扎下了丧茶的根。首先,发出这条消息的博主并没有一来就说,“我准备在哪儿开家店~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与建议么?”
商家的角度上看:如果不是说评论有奖励拿的话,应该很少有人会主动参与的。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进行畅想吐槽,互动参与,并且可以表达自我相对来说就是进行了市场调研。反而勾起了大家的兴趣,然后纷纷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而这个环节起到了两个目的:首先:告知大家品牌的存在。然后:洞察消费者的需求。评论里面的话都是那些人能够想到最吸引人(或者就是说最吸引他们自己)的。而这些信息,比起随手做的调查问卷要有用的多,至少可以直观的看出内心需求。
完成了对品牌认知以后,消费者已然在这轮互动中产生了期待。
如果此时真的开这样一家店,会有什么样的效果?这个效果肯定得试,但试需要成本,借着愚人节开个“玩笑”,用最低的成本,来了解消费者的痛点和痒点,简直就是四两拨千斤的典范。此时,很多人已经认为这个店是真的了,因为融合了众多网友的智慧,大多数肯定都是比较吸引人的。但是里面也有很多人提到了一点,氛围的制造虽然很重要,但是如果味道太苦的话,会大大的减少二次消费的人群。如果味道好的话,肯定会反复的光顾。于是,愚人节的时候丧茶的创意火了一轮,现在它的实体店在五一节再度排队火一轮了。
去排队吧,或者雇个人去排队吧。
好奇心杀死猫,好奇心挑逗高潮的挤压。
所以我们一定会去探究竟。
所以你看,无论怎样,获胜的都是背后的“生意人”和“资本家”。
我们收获热闹新奇,他们收割人气爆棚。
我们收获心理上的满足,他们收割实打实的收益。
当情绪被聚焦和利用,我们的“小确幸”或“小确丧”,就成了另一端的盆满钵满。不能否认,任何交易本身都是基于满足基础上互利的事,对方提供体察,提供产品,提供出口,我们奉献自我,奉献流量,奉献金钱和注意力。你的情绪被包装,并且你需要极其开心的加入人潮人海之中,然后买单你的小确丧。
被美化的丧气,被排队磨损的时间和烘托出的高人气一起庆祝一场心理高潮商品!
集体狂欢的为自己的丧文化买单,
然后呢,一起长点心吧!
槽点变热点你需要学习的4个观点
>>>情绪文化、网络经济都可以玩快闪玩速度传播,产品依旧是竞争的核心生产力。
️>>>走心说说传播的事情:
在互联网时代,现在的“假大空”广告没有以前有效了,所以营销人员就有广告无用论的错觉。以前,我们经常用“市场拉动”、“渠道营销”、“广告轰炸”、“终端血拼”、“砸钱”等词来形容营销行为。事实上,这可能是企业在营销费用上最大的“坑”。丧茶是一场活生生的新时代营销推广互动传播的好案例,微信公众号、微博、实体快闪、H5事件话题,异业关联的新媒体传播和活动等等系列系统新媒体的整合互动传播极为到位。
️>>>走心说说创意包装推广的事情:
微信和微博以及饿了吧网易的广告很吸睛。“丧文化”最后的情感落脚点其实是正面的,体现年轻人看似玩世不恭、却仍然顶着压力拼命生活的态度——另类的表达方式,或者说营销手段,只是品牌为了迎合年轻人、把正面品牌内核包装成负能量的做法而已。
这绝非只是一个品牌名称,最古老认知的系统中vi识别那么简陋。如果仅仅是有“丧茶”名字,看上去没有“丧文化”氛围,那只能算“抖机灵”,根本无法黏住顾客。O2O时代实体店的消费体验价值被重新定义与凸显。以“丧茶”概念店为例,做到了极致的体验营销,终端门店不仅仅是一个提供产品的铺子,更多是精心用五感设计,立体展现“丧文化”氛围。丧茶神兽卡通形象借鉴了著名“丧文化”IP马汤波杰克,只不过“马”变成了“草泥马”,“丧”到升级。
️>>>走心说说定位差异化的事:
“喜茶”是网红奶茶店,自带多客户流量,那么很好,丧茶借势逆向运行定位差异一家群而不同的店,天然就能享受流量优势——必须是“群而不同”,而“丧茶”和“喜茶”同品类但不同文化/产品述求,反而能相互滋长,形成话题,吸引更多人流。这个由饿了么和网易新闻联合打造的奶茶主题快闪店,一出现就实实在在的抢了“喜茶”的风头,线下排队的盛况堪比丧尸进城,线上也火爆各种社交圈。但究其本质,也不过是一场快速相应热点的营销活动。而靠营销驱动的火爆,也终究不过是一场秀而已。
忍不住夸奖一下【饿了么】的每一次营销大战,都与餐饮主题相关,也算是紧扣主题了,难怪可以将品牌成功打出去。
️>>>走心说说产品力的事:
丧茶再新奇,的确很难喝。
喜茶的确好喝,反复为此排5小时队,
绝对不是性价比高的一件事。是品质袭人,是产品吸引力所致。
我真心希望品牌一定意识再好的传播炒作都要以产品力为本。
品质产品提供为本能,为本分,为本来。
万象都有真相和学知-雅雅
On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