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屡见一词“无所为而为”,颇有所感。
要谈起此词的源头,想必与道家中的“无为”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无为”是圣人的境界,这又与佛教中所说的“四大皆空”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然先生的“无所为而为”与它们也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先生是一个美学家,万物皆空的思想显然不利于先生对于美的欣赏。再而先生著书,未必没有设定之读者,此书更是以大众为主要读者,因而对文化的传播应当才是先生所考虑的。
圣人的境界虽然高尚,但圣人者几何?即便先生达到或以接近那样的境界,也不会去向大众去传播这些,那样岂不是有点做作的色彩呢?而“无为”虽也出于《道德经》之类的书中,但《道德经》却未必为老子所作,也许是敬仰其之后人所为也。即使那真是老子亲自把这样的思想写进了自己的著作之中,但毕竟他已是圣人,又怎么会在乎自己有没有读者,又何须做作呢?“无为”不正印证了这一点了吗?
说明了以上之后,我想我们可以认真来看看“无所为而为”了。表面看来“无所为”与“为”实在为一对矛盾。尤其在“美”这样一个领域里。正如先生所说,“美”是最没有实际用处的。因而“美”想要永恒地存在于宇宙之中,不断的创造应当是其生命的源泉。而“无所为”又怎样去推进那创造呢?在“有所为而为”的世界中,虽然我们“为”的可能性更大,毕竟我们一直也在为之而奋斗,但在这之中,我们却受着方方面面的限制。也正因为“有所为而为”,我们并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前些日粗粗地翻阅了柳鸣九先生的《名士风流》,初览了当代“翰林院”中大师们的风采。“冯至”、“朱光潜”、“何其芳”、“卞之琳”、“钱钟书”……哪一个不是如雷贯耳的名字,即使是他们这些大师级的人物,活在“翰林院”之中,也难免被分配下类似“对于欧洲文学的形象思维研究”的论题进行研究工作。虽然那些研究都是他们己之成果,但却无法自己随意地定下一个论题,那样也许大师们更能各展所长,给我们留下更多的文化财富。也许说得有些许夸张,这样的例子未必不可说是“有所为而为”的悲剧。
那“无所为而为”又是如何呢?之前说过,此词与道家“无为”有着一定的渊源,但也有着不同之处。较之于“有所为”,“无所为”确实有点“无为”的色彩;而比起“无为”,“无所为”又有点“有为”的意味了。就拿“美”来说,对于一棵松,我们未必要定个挺拔美的标准;对于一株寒梅,我们也不一定要拿“坚韧美”给其贴上标签……类似这些,都有点刻意求美了。正如饥渴之人,才能真正了解到水的甘甜,饭的可口一样,那时你自然而然可以体会出事物之美。“无所为而为”正是这样的境界,不为了“为”而刻意为之,顺其自然未必没有那真正浑然天成的杰作。
先生虽在谈美中谈及这样的境界,但难道其仅仅存在于美学之中吗?美也许只是种感觉,没有太多严密谨慎的逻辑,而科学却与之恰恰相反。当然在科学中有时直觉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那样也离不开一定程度的合理的逻辑思考。那“无所为而为”想必对其没有太大的益处吧?真的是这样吗?达尔文在航行之前绝不会抱着研究进化论为目的,但他成了进化学的祖师爷;弗莱明在实验前也绝不会预料到实验失败给其带来巨大发现,但其最终还是发现了青霉素……而这些又说明了什么呢?
而在社会中的其他方面,又是否存在着类似的状况呢?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难道那仅仅是一时的运气吗?当然,我并不是教唆大家漫无目的地进行生活,而去期待之后的“有为”。毕竟“天下没有免费之午餐”,没有我们的努力和付出,“有为”即使是在梦中也未必会出现。我只想说,在有点急功近利的今日,我们又是否可用“无所为而为”的心态稍稍放慢些脚步呢,也许那样会有更好的发现和创造。
“慢慢走,欣赏啊”,如同朋友间亲切的嘱咐,想必先生早已把这些都考虑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