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昭德先生为什么有珠山八友刘雨岺先生的花鸟山水赠画?
家中收藏一幅家父留下的挂轴《喜鹊闹枝头》彩墨花鸟画。画的左下角题款:“半空飞紫雪,一气走蒼龙,昭德先生斧正,刘雨芩写于乙酉年,古番觉𥂝旧庐”。看题款时间,为乙酉,即1945年3或4月,已近百年了,但仍然品相接近完美,无画面污迹残破。看到这张画,才知道“珠山八友”之一的刘雨岑先生在瓷画之外,也有纸质国画。因此有赏画的朋友问:为什么伯父昭德先生有刘大师的赠画?
时过百年,家父在世时谁也没想过要询问,且当年文革破四旧时差点自行烧毁,只是改革开放后瓷画大师名头如日中天,才知家父居然与这位大师有过唱酬交往。
经过多番资料翻查,根据手头已有的材料分析,家父与刘雨岑大师在鄱阳有应酬交往,大概有以下原因:
其一,刘大师是土生土长的鄱阳人,其鄱阳旧居雅名“觉盫”,可参见其子刘平受采访时的介绍。
其二,家父昭德思想敏锐激进,17岁即深度介入大革命,任芝阳师范共青团书记,也曾二次入獄,在鄱阳城也算风云人物。且家父仪表堂堂,与刘雨岑大师年纪又相差不大,两人有交往在情理之中。
其三,家父1929年上半年至1932年上半年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读书(见附图的家父手书自传),可惜因学费接济不上而肄业,也属美术科班出身。家父的审美是很有高度的,估计与在上海美专的三年专业学习训练有关。见附图的家父拜年片“黄昭德鞠躬”,非常雅致美观。刘雨芩大师系学徒出身,两人若有交集、必然兴趣相投,学问互补,有密切来往一定更在情理之中。
其四,根据刘雨芩大师赠画的题词,作画的年代为1945年3月或4月,查家父昭德先生的自传,其时家父在鄱阳镇田粮处任职,这是个可以帮助别人的岗位。当时正值抗日战争胜利前最艰苦的时候,也许家父与刘大师互动挺多或有互帮互助之处。
资料不多,略举以上数点分析,待有更多发现再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