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聊天,根据词典的解释,是社交的一种,一是指以轻松随便的方式谈话,二是闲谈。第一个解释侧重说聊天轻松随便,不注重方式,是不受约束的;第二个则是说聊天嘛,就是闲谈,聊什么都可以,不注重内容,想什么说什么。词典定了性,聊天是社交的一种,按照我的理解,我也给聊天两个解释,一,既然是社交的一种,而人是社会的动物,那这事非做不可;二,方式内容没限制,很多时候不用动脑,是个体力活。
有一种聊天除外,既然除外了,不妨给它个名字,叫对话。什么叫对话?给个场景——促膝长谈。促,靠近。促膝,膝盖碰膝盖,形容坐得很近。两个人促膝长谈,对话在特殊的空间和人之间进行,双方的注意力被限定在彼此之间,不像聊天你总可以用手机和周围事物来打破谈话空间,对话是有约束的,因而变得严肃。在这种约束下,对话双方客观上被迫产生有意义的谈话,通过缜密的思考有逻辑地完成表达,从而推动对话继续下去。
对话的意义在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彼此交流,或所见相通给你信心,或碰撞之处给你启发,思想打开之后,世界会开阔许多。套用《一一》里的台词:“电影发明之后,人类的生命延长了三倍”,在这里我改成:“对话产生之后,人的世界宽了一倍”。
二
最近和朋友聊到成长环境对人的影响,想到很久之前想的一个问题,一个婴儿从母胎中出生后,在拥有独立人格之前,就像是一个模子,已经被刻上了父母遗传和童年经历的烙印,对于想做什么样的人它似乎是一点话语权也没有。既然成长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一个人的性格和观念等等各方面,那么当我们评判一个人的时候,我们评判的不就是他的成长环境吗?他本身需要为他的成长环境买单吗?想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设想一下身边某个人的某种性格缺陷持续地对你产生伤害,终于你无法忍受,你和朋友们指责他疏远他,而后来你得知这个缺陷很大原因是由于他童年的不幸,你是否又会于心不忍?因为好像他对此也无能为力,这也不是他原本的意图。
一个人由于成长环境所带来的缺陷能否成为伤害别人的理由?和朋友聊完得出的结论是不能。首先,世界总不是绕着某个人转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痛处,你可以希望别人理解你,但你总不能要求别人去代替你承受,甚至以此为理由去伤害别人;其次,童年经历、父母的潜移默化对于一个人的确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在这个逻辑下,你可以把一切问题归因于成长环境。但问题是,如果说过去是你无法选择的,现在的你却可以选择如何面对过去。你是选择告别过去改变自己?还是要因为自己无法掌握的十几年而彻底放弃由自己掌控漫长的人生,把未来一起填埋在过去的自怨自艾中?我听有些人就是因为选择了原谅童年对自己造成伤害的人而彻底甩掉了一直以来阴郁和不开心,从此如释重负。我相信他选择和过去和解的那一刻,如获新生。不要让自己的可怜之处变成可恨之处,不要拿它去绑架别人,而是要努力和它断绝,重新拿回自己的人生。
三
有一种对话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像是作家、导演,拿出自己的作品和整个世界对话,已成永恒。互联网时代,这种对话的门槛已经大大降低,像现在的微信公众号,借助文字就能和许多人在无形中完成对话。前几天朋友推给我一篇文章《在单身的黄金时代我们如何面对爱情》,出自一席,就扩展了我的很多理解,对于爱情,有关孤独,有关局限。部分摘录如下:
我们以前特别强调集体,强调国家,强调家族。但有时候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一颗非常生机盎然的树,就没有一个特别丰茂的森林。所以我们个体的发育几千年来没有解决。鲁迅的小说里面写了大量的这样的问题。未来三十年,我一直以为随着中产化、城市化的发展,我们人的生存、处境会空前的复杂。在这三十年里面,一代人、两代人,他作为一个个体,会在独立的意识上成长起来。尽管是一个大历史趋势,但是我在这里绝对不是鼓吹大家赶快独身,而是说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我们还是要追求爱情,坚守这个价值。
为什么独居的人、独身的人越来越多,实际上他们永远和孤独相伴。为了打破这种孤独,去旅行、去看电影、去咖啡馆、去谈艺术。很大一个心理的原因是孤独。但是即使那样到全世界跑,你也不能看到完整的世界。因为一个男性或者一个女性,他有自己的局限,性别局限、心理局限、精神局限,很不一样 。两个人一起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互相之间有一个巨大的互补性,然后有一个巨大的重新的创造。所以这是我为什么说在这个时代还是要追求爱情,相信爱情。
四
对话就要结束,推荐一本书,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虽然将将读到一半,对于我长久思考的一些问题,本书从人类的动物性机制、意识的控制、心流与精神熵等方面,已经给了我很多认知和启发。真正的好书值得反复阅读,这是我第一遍读这本书,可是我已经知道会有第二遍、第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