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陪伴 成长
解决问题:妈妈如何一边“思想搬砖”,一边陪你成长?
昨天晚上回到家,将近11点。电话中的老公从9点多的冷若冰霜到10点多的怒不可遏,借小家伙之口,用具有极强杀伤力的言语说:这上的是什么课呀!仔仔说你别回来了,就跟蟑螂在外面睡吧,然后啪的一声挂断电话。
没来得及容我说话,电话那头已是嘟嘟的盲音。
当时小组讨论还未结束,全体组员依旧在那里聚精会神地讨论,我本想继续参加课程的,但在这两个电话之后,心里乱麻般纠结,匆忙抓起包便向家奔去。
坐在出租车上,从前一天晚上的彻夜未眠,到第二天白天高强度的课程,待到晚上10点多时,整个人就像像一团乱糟糟的皮冻,混沌沉重。
本想眯眼小憩一会儿,这时突然想到了出门前和孩子的承诺。哎呀,竟然把这事儿给忘了!
早上出门前,小家伙情绪非常不好,一晚上也几乎没怎么好好睡觉,不过他还是敏锐的感觉到我要起床洗漱时床垫轻微的响声,挣扎着爬着起来,闭着眼睛嘴里嘟囔着,妈妈抱抱,你不要去上课嘛。
接着又是咳咳几声咳嗽,咳得老母亲的心就像小猫锋利的爪子在不停的挠,有些微微的隐痛,摇摆不定,犹豫是否应该参加第二天的课程。
其实前一天晚上我已初见端倪,原来去上课时偶尔也会这样,但稍微哄一下就好,但是这次上课前一晚,因为小家伙和老公之间因为玩耍时小家伙踢到了老公的眼镜儿闹了一些小别扭,两个人发生了剑拔弩张的激烈冲突。
小家伙想到第二天妈妈不在身边时那种害怕恐惧,缺乏安全感的状态,尤其担心威严的爸爸,再度跟他产生二次冲突,那种心情可想而知。
后来在婆婆和老公的连哄带骗下,我答应他回来时会给他带小礼物。
结果又发生了这样的疏忽,其实这种对于承诺的无法兑现,在孩子心目中会是一种莫名的伤痛。
所以,到家后我把自己的性格色彩卡牌作为小礼物送给了他,在做卡片讲解时,小家伙对于某些有趣的图片,不时被逗地哈哈大笑。
这个晚上又是一夜的彻夜未眠,听到小家伙咳嗽的越来越厉害,除了依旧在不停的犹豫、反思,自己这样频繁的上课究竟是不是个错误。
在无数次的扪心自问后,我想说的是:孩子,如果妈妈不经历这一场场“思想上的抱砖”,又如何抱动现实中的你?如何带给更多的父母关于生命的影响呢?
利他是最好的利己,只有点燃自己,才有可能照亮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