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在抖音上看到一些感人的故事都觉得暖暖的
比如:走丢的狗狗回来了,没钱的人去吃饭老板表面很凶但是却给了很多温暖等等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它们引发了我的共鸣,我能感同身受,于是就觉得很打动人。
大家都知道和孩子讲故事比讲道理要好得多,但是却苦于不知道怎么讲故事。
其实我们不用拘泥于只想绘本上的故事,或者在网上找的故事,我们完全可以讲自己的故事,或者用动物来代替,亦可以用玩偶来代替。
反正无论是演绎的方式,还是讲述的内容,只要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就是好的故事。
共鸣是故事的灵魂。——何伊凡《知行力》
我特别喜欢给孩子讲故事,只因为她听故事会很认真。
有次孩子说要上厕所,我抱着她走了好久才找到厕所,结果她进厕所后说是假的。
后来我边走就边和她说,你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吗?
小孩每天放羊很无聊,于是大喊狼来了,村民们都过来了,但是并没有看到狼。
第二次,小孩又喊狼来了,村民们担心还是过来了,不过还是没有看到狼。
第三次的时候,狼真的来了,小孩哭着喊狼来了,可惜的是这次并没有村民来帮忙,最后羊都被狼给吃光了。
我问她,如果你这次说是假的,我带你过来了。下次再来一次,我可能还是会带你过来,但是第三次的时候,我就不会觉得你是真的了,那你是不是就拉在裤子里了?
她想了想说是的。
你看,故事有共鸣会让孩子能够理解,但是如果我直接和她说:别撒谎。你觉得一个3岁半的孩子能理解这么抽象的词吗?
会讲故事这个能力真的很重要,不过,不用担心,只需要让孩子引起共鸣就可以直指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