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自己自主选择出国的人,我简单说一下当时选择出国的原因好了,希望会对大家有帮助。
留学的生活可以很苦,我有个好朋友为了节省十几块钱的路费跨城市来看我,会做十几个小时的大巴。虽然他并不穷,可是出国后,生活的艰辛,也让他更加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但当然日子看你怎么过,不同的留学生会过出不一样的留学生活,每个人的收获也体现在不同的地方。
如果楼主的观点来说,6年前的我是不应该选择出国的。大一时父母已经安排好了毕业的去向,是一线城市的系统内工作,稳定有地位,重要的是有前景。
但是,人做选择时,尤其是重大选择时往往只需要一个理由。6年轻的我,听过父母给的人生安排以后,基本就知道整个人生的走向,安稳惬意,这是父母所期待的。然而,只是那么一霎那,一丝不甘心,和一丝冲动,仿佛内心里有个声音对你说:你还那么年轻,你不想知道自己还有什么可能吗?
于是,背着父母,自己考了雅思,申请了名校,拿了offer,父母大概是在我国外的大学要开学的前3个月才知道我准备出国。家里一向教育开明,但是面对我选择这么大的人生转折,还是开始了一番促膝长谈,各个亲朋好友的轮番劝导。父母的论点无非是:出国有什么好的?国外的月亮难道是圆的?我记得年轻的我笃定地对父母说:我不知道国外的月亮是不是圆的,我要看过后才能回答你们。
父母最后还是妥协了,在安检口父亲送我,只是很意味深长的说:在国外,要靠你自己了。那时候的自己哪里懂父母的苦心,一心想看国外的原谅,感受顶级学府的光环。但是久了,随着起初的新鲜感退去,文化差异的不适还有一个人迷茫孤独时,总会有想退缩的时刻。可是当你看到那么多的前辈都走过了你这条路,那么多外国同学都可以做到时,你便会告诉自己,其实你也可以做到。而这么一句相信自己的话,是多少人一辈子都未曾对自己说过的。
纯西方环境的教育系统,纵然会让你有所不适。但是当你读懂那些晦涩的原著文献,那仿若清流般醍醐灌顶的感觉是不可话语的。当你用严密的论文结构阐述自己的论点论据时,那思辨上撞击出的火花是无比令人喜悦的。这些你所学的西方的知识信息,在丰富了你知识库的同时又纠正了你原本不对称的世界信息。而这一切的外界影响都帮助你构成了你的新世界观,纵然你毫不知觉,然而它却影响着你的一言一行。
我相信在这个留学过程中,比起你知识上的积累,更令人雀跃的是你精神上的成长。是的,像大多数留学党一样,不曾进过厨房的我,现在基本可以做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的菜招呼亲朋好友了。作为女汉子,可以自己装家具修家电,可以自己照顾和监督自己学习生活,可以自己处理社会关系。这也许得益于这种无人可依的状态,福兮祸所伏嘛,当你处在一个陌生而又不得不生存的环境下时,你便激发了自己的生存本能。最终,你学会了独立的人格和一种像野草一样的生命力。
周围的朋友经常说羡慕我,因为“你那么年轻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可是如果问我从什么时候起,我知道自己要什么和不要什么的话。也许是,在漫长的道路上独自前行时;在无数个沉静的夜里头脑放空时;在街上看到80岁的老爷爷拿着玫瑰牵着他的太太时;在看到导师头发秃的不剩几根确依然满面红光的跟我说:今天对于这个实验我又有个令人兴奋的想法?时;在夕阳下,自己坐在长椅上喂着天鹅面包屑时。
我相信每个人选择出国的时候都有自己独特的原因和追求,如果有弟弟妹妹问我对于出国的意见的话,我想我会告诉他们,多去看看世界,你便知道我们自己有多么渺小;多去经历不同,你就会知道什么是包容。
创建于 2016-10-1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