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年1月份,我从全职职员的身份转变成一个在家工作的兼职人员,到现在为止,兼职工作4个月有余,目前看来,一切进展的还不错。
在此之前,我在某在线教育培训公司任教务主管,负责公司全部的教学教务管理以及教研工作,因为所供职的是一个初创公司,很多业务都刚刚开展,大量的项目内容需要补充。由于教务这块儿人手较少,当时连我在一共有3个教务人员,所有教学资料的整理,课程的安排,教学产品的开发和印制都是我们三人承担。手下两个小姑娘都是大学刚刚毕业的新人,我作为管理者,承担了大部分的工作内容。
那时候,每天的工作都安排的特别密实,我的习惯是到公司先列出当日工作的 to do list ,算下来每天的大小事务都有十几项之多,涉及部门内外的,上传下达的,外联内引的,林林总总,一天下来连轴转。赶上公司有大大小小的营销活动,我们作为后勤补给部门,加班赶工作更是常事。
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之下,我一度迷失了自己的工作方向,状态也出现了短暂的低迷时期,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报名参加了Angie时间管理特训营的课程,开始在工作中运用时间管理的方法来调整自己的工作安排,张弛有度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这样持续了半年有余,我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得到了公司上下人员的认可,老板也有意把更重要的工作职务交给我,开出的条件非常优越,我却在那个时候拒绝了。
当时,我的宝宝两岁多,被送到了姥姥家照顾,由于孩子不在身边,我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上,同时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来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技能。
然而,身为“妈妈”的这个工作是不能脱岗的,只要我有休息的时间,我就会搭乘火车回到姥姥家看孩子。每次见到孩子,既欣喜又难过,欣喜的是孩子一天一天长大了,难过的是我这个妈妈却不能陪在他身边。每次要返回去上班,孩子都会撕心裂肺的大哭,我也默默流泪。
这时候,我开始去衡量工作和育儿之间的取舍,最终,在经过全面慎重的思考后,我决定把重心放在育儿上。两岁多的孩子正是性格塑造和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也是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时期,非常需要父母的陪伴。而事实是经过近半年多的分离,孩子已经跟我有点生疏感了,这也促成了我尽快做出决定接回孩子。
于是,我在把手头的工作做了安排和交接之后,正式向领导提出了辞职。领导其实是不太愿意让我离职的,毕竟公司发展需要人才,他也很看重我的能力。这时候,他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基于公司的工作性质大部分都是在电脑端处理的,我即便在家也可以完成工作。另外考虑到我要照顾孩子,在工作任务上也减半,当然,随之而来的是薪酬也减半。
这个决定其实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我考虑以后欣然接受了。
其实,在考虑离开这家公司的时候,我也没有放弃工作的想法,虽然一边要照顾孩子,也一边给自己安排了学习计划,而且也考虑到了在安排好孩子的时候重新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就这样,我开始了在家工作同时照顾家庭的“自由职业者”身份。
2.
真正面临这种工作和生活相互交织的状态的时候,我还是遇到了一些麻烦。
把孩子接过来的时候正好是年底,虽然工作已经减半了,我每天还是需要至少抽出半天的时间来处理工作。这时候,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两岁多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挑战。很多次,都是让孩子坐在我的腿上,他玩玩具,我处理工作,或者把孩子放在身边让他自己玩,我要时不时的看一眼,确保孩子状态良好。
年后,在认真咨询和考察了社区附近的幼儿园之后,我把宝宝送进了社区里的一所幼儿园。经历了大约半个月的入园适应期,孩子能够比较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也开始考虑在工作之余的时间去做更多新的探索。
在工作上,我开始学习设计和制作各类图片,用于工作公众号和活动策划。除此之外,我还学习了文案,小程序,H5等技能。因为要给学员讲课,我在课程ppt制作和讲课能力上也下功夫钻研。
工作之余,我开通了个人的公众号,并且在第31天的时候拿到了原创。其次,就是阅读,除了书架上的纸质书,我也开始大量阅读电子版的书籍,阅读带给我的好处是巨大的,除了增长了知识,开启了心智,也增加了我的思考能力。
同时,我也开始在新的角度去挖掘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我开始专注于护肤,穿搭,化妆,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我个人的外在形象。
我 尝试去寻找个人的自我价值观,并且用这些来检视我在生活中的行为。我开始去思考工作和生活的意义,我努力去发现哪些事情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哪些是自己还需要成长的。
总之,在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以后,我发现了自己更好的状态。
3.
有不少人苦恼于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总觉得是工作挤占了生活空间,而生活又限制了工作发展的可能性。也有像我一样的宝妈纠结于自己为家庭和孩子所做的“牺牲”,认为自己是舍弃了自我的发展来成全了家庭的和谐。
我并不这么认为。
首先,工作和生活并不能放在天平上来衡量,这两者带给我们每个人的价值和意义感都不同,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就难以得到满意的结果。
其次,我不认为我为了家庭或者孩子“牺牲”了职业上的发展。诚然,我清楚地认识到重心偏向家庭,必然脱离了职场氛围,确实断了后续的发展之路。我更愿意把这个看做是一种选择,在综合考量之后,现阶段最重要的是陪伴孩子。
最后,我们可以在工作之外,探索生活乐趣,也可以在生活中,尝试工作中的挑战。这两者本来就不是绝对对立的。我们甚至可以把工作中的管理思维用到生活中,来更好的规划生活,高效完成。
比如我个人每天仍然坚持做当日的 to do list 清单,这样我在工作,生活中的各种事项切换的时候,并不会觉得混乱。
我们在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时候,其实更像是坐跷跷板。有时候,我们让工作的那一端翘起来,有时候,我们把生活的那一段翘起来。
取决于你认为哪一端更加重要,你能不能找到每个阶段的重要事件?
在桑德伯格女士撰写的《向前一步》这本书中,正是这样说的:“事业和家庭的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每个人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会优先考虑,因此不能苛求每时每刻的完美。”
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找出你的优先考虑事项,是一种明智的抉择,并不是顾此失彼。
道理说起来容易,真正做的时候我们还是智慧来去辨别出来每个阶段的“优选考虑事项”,重新调整每个事项的排序。还需要一点勇气,去放弃你那些没那么重要的事项,专注于更重要的。
4.
工作和生活的弹性其实是很大的,当你为两者之间不能完美平衡而焦虑时,不妨放开思路找到一些弹性空间。
有些公司的工作时间就很有弹性制,比如:“员工下午4点走是可以的,只要他们每天早8点到,同时期间没有休息。” “午休时间也可以适当延长”等等。每个员工每周都有一个小时的灵活时间,他可以利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工作之外的事情。
当然大部分公司的工作时间并没有弹性,如果你需要这样合理范围内的弹性时间,不妨主动找老板谈谈哦!
除了时间上的弹性,我们还可以创造空间上的弹性。比如,如果家庭中需要照顾孩子或者老人,可以提出每周有一天或者两天在家工作,比如,某个工作日的下午,在安静的咖啡厅工作。这样灵活有趣的变化,其实并不会影响我们的工作任务的执行,说不定还会创造意外的效能。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在逐渐变得模糊,试图把两者完全割裂,本身就不太可能。当我们在休闲的时候,我们还在关注工作信息的回复。而在我们工作的间隙,我们也可以与同事闲聊几句,或者给自己泡杯花茶,舒缓工作的疲劳感。
真正聪明的人,工作和生活从不分开。
《Google时代的工作方法》的作者道格拉斯•梅里尔在论述工作和生活的时候,揭示了8条真相:
☑工作生活两不误”是心中的理想目标,然而,我们今天生活的这个世界,那只能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
☑ 大多数人其实是想“少点工作”,不过,在今天这种高度竞争的环境中,那的确是不可能的事,更现实的目标是通过某种方式把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
☑ 认识到工作和生活不是泾渭分明的两件事,相反,工作未必给生活让路,正如生活未必凌驾与工作之上一样;
☑ 上班期间,在效率下降的时候,休息一下;
☑ 周末休息时,如果能偷闲处理一下工作上的琐碎事情,原本会白白浪费的时间变成富有成效的工作时间;
☑ 工作时要做到全神贯注、有条不紊,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家人和朋友;
☑ 度假的时候是否应该查看邮件,取决于你的度假目标,在动身之前,先定个计划;
☑ 在如何兼顾工作和生活方面,照顾好自己是十分重要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你不需要把工作和生活分开,认清它们各自对于你的意义,享受其中,不断地提升和发展自己。
工作也只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你的生活在哪里?你的生活就在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