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于我来说,很特别。
除了经历肺炎疫情,这是我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也是我30年来,第一次不在爸妈那个热闹的家过年,这也是我第一个从金奴到金主过渡的春节。其中的万般滋味,着实又让我经历了一次重生。
先说在婆家过年吧。
以前我都是和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一起过年的。初一那天,我们兄妹4人,都会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吃完早饭,首先去爷爷奶奶家拜年,然后就去村子里挨家挨户的拜年,挣压岁钱,还挣一种像小馒头一样的面食,我们叫“卷卷”。从来不觉得冷,也不觉得累,拎着装满卷卷的书包,走到院子大门口就开始狂奔,大喊:爸妈,我们回来了!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卷卷往炕上一洒,感觉超级富足和幸福!
10岁以后,我们全家搬到城里,再也没有和哥哥姐姐一起挣卷卷的经历了,说来,很想念很想念10岁前的春节,写到这里,都是满眼的泪水。
后来哥哥姐姐相继结婚,回家过年的人一年比一年少,前两年,就只有我和爸妈一起过年。除夕下午,我就和爸爸一起贴对联,爸是个急性子,老是觉得我扯胶带太慢,不断的催促我:你快点,再快点。我是特别害怕,甚至有些讨厌和他贴对联。
但是今年,我想和他一起贴对联,都没有这个机会了。进而想起和他一起贴对联的时光,也觉得很幸福,很温暖。
爱人的老家和我的老家,是同一个市的不同县,相距100多公里,大部分的方言和习俗都很相似,爱人也特别体贴我,公公婆婆对我也很好,即便如此,三十晚上,我还是很想很想很想我爸我妈,还有他们一直住的那个窑洞。这个我曾经想一直逃离的家,觉得给过我很多创伤的家,想要逃到外地,却发现自己即便到了天涯海角也逃离不了的家,最终我决定与之和解的家,在三十晚上,成了我全部的挂念和回忆。
在父母跟前,不管年龄多大,我依然是孩子,是女儿,可是,结了婚,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甚至陌生的家庭系统,我成了妻子、儿媳妇、嫂子,不同的角色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尽管我知道,自己在面临着与原生家庭的一种强烈的分离,我也似乎一直在做这些准备,但是,还是觉得很痛很痛。再加上,疫情严重,回家的路也被堵了,心里还是有很多遗憾的。
所有的难过,所有的遗憾,都给了我一次重生,让我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去更好的经营自己的家庭,去给自己的孩子创造更美妙的春节记忆。
再说说从金奴到金主的过渡吧。
我是19年9月底决定彻底告别金奴的生活,步入金主的生活。这是一次走心的决定。我是彻底想明白了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才做的这个决定,所以,就很果断,之后自己也是干劲满满,全力以赴。
但是,在1月份,我却陷入了巨大的瓶颈。我怀疑自己的选择,怀疑自己的能力,我甚至觉得自己脑子进水了,选了这么难走的一条路。所有的学习和工作,都因此搁置了。焦虑+迷茫,分分钟啃咬着我的骨头。
每次遇到重大困难和挫折,我都会低落一阵子,这段时间里,我会睡觉,看电视,或者什么都不做,就做一棵白菜,发呆。等自己颓够了,就问自己一个问题:然后呢?
梦想还在,那就继续。
这么多年,我有自己的一个经验,那就是:书里有我要的答案。所以,遇到关乎人生的重大问题,我都会通过阅读来寻找答案,书,让我看见了世界,最重要的是,让我看到了自己。
靠着本能的直觉,我选了4本书:《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1》、《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2》、《快乐终极指南》、《与神对话1》,一口气看完,那叫一个爽。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确实不假。
这段时间的阅读,足以颠覆我的三观,让我获得重生。
生活是创造的过程,而非发现的过程。
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人的所有现实,你看到的,你听到的,你经历的,都是由你的信念创造出来的。有形的现实如同大屏幕里的电影情节,决定这些情节的,是剧本。生活中出现的所有人,都是演员,所有东西,都是道具,所有发生,都是情节,都是来配合你的剧本的。
创造剧本的人,是谁?是我们自己。
剧本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就是由我们的固有信念决定而成的。我们认为自己是幸运的,那么我们就会活成幸运的样子,我们认为自己是悲惨的,那么我们就会活成悲惨的样子,以此来证明,我们的以为是正确的,也就是我们自己是正确的。有人称这个过程叫“自证预言”。
那么,剧本能不能被改变?当然能,很多的心理学的疗愈技巧都能辅助我们完成这个工作。
以上说的这些,都不新鲜,学过一点心理学的人,应该都有体验。
新鲜的是,我们的信念可以被创造。
什么意思?翻译成人话,就是: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人,你可以做成你想做的任何事,你可以拥有你想拥有的任何东西。
这个可不是成功学的那套,喊喊口号,就以为自己可以成功啦。(我很尊重成功学,也很喜欢,也想进一步探索。只是我相信,大部分人对成功学,还是有些评判的。)
是要从根上明白,我们看到的,听到的现实都是幻相,如同电影里的情节,都是假的,包括我们脑海里的念头,那些所谓的限制性信念,都是假的,比如:我注定了穷,我不喜欢富人,金钱是万恶之源(我举的只是与金主有关的例子,生活中的限制性信念比比皆是)。那个不是你的信念,是你听来的,听父母这么说,听身边人这么说,然后你就相信了,就成为了你的信念,然后创造了与信念匹配的现实。大部分人,绝大部分人,这一生,都没有用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去创造过属于自己的真正现实,一直活在听信别人的状态里,我们的大部分信念,都是“舶来品”。
怪不得巴菲特说,我最大的幸运就是我父亲教会我听从自己内心的感受。所以,在别人恐惧时,他能做到贪婪,在别人贪婪时,他能做到恐惧。而他在选择接班人时,最看重的品质就是要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我们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信念,可以拥有自己的体验,前提是:你选择相信自己,而非别的什么权威。如此,你就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人,在任何时刻,而不是等到某个结果出现,你才能成为。
以后我还会分享这方面的内容,希望自己的文字可以更有穿透力,让更多人看到并且相信:我,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任何人。
明白了这些,我也才真正明白羿智老师说的:成为金主,是实现财务自由的唯一正确入口。
微信:liu609191283(添加备注:姓名+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