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不是我》荣获2017年远方文学全国作文比赛一等奖,被选入远方文学作品集《远方花红》一书。作者何远博,安徽省马鞍山市成功学校七年级学生(2017年9月)。
【原文】
不是我
■何远博/安徽省马鞍山市成功学校七年级
L君近日约我在学校操场一个隐秘之处相见。不错的,刚过了一个周末,满腹的话都积累起来,正好借此一吐为快。可L君却突兀地蹙起眉,略带几分担忧道:“班上的圆规被毁了,这事你应早已得到了消息。周私塾向来性情暴躁,这般看来,查不出凶手,他必不会善罢甘休。不过,我先和你说,此事与我无牵连,不是我。他又凑近几分,压低了嗓音:“何兄您……怕与此事无关吧?”
我错愕起来:“不是我!与我又有何相干?”
他似乎心满意足,点一点头,便匆匆告辞。
这圆规也不知是何时被带到班中的,只依稀记得已有了些日子,我对此并无什么大关注。只知它是因老师授课而来,随后便被落在讲桌上。那可是红极一时,人人把它持作宝贝。终有两个大胆的,敢持以耍弄了。新功用一经开发,立刻成了流行,人人都用它作为自己战斗的利器。可大战几场后,对其兴趣也日益淡化,便渐渐无人问津,它慢慢被遗忘在了角落,与蜘蛛为伍,和黑暗共存。若非有人来取,或许它终将在那儿渐渐腐朽了罢。但如今它确凿是被毁了,人为地,并非说是什么自然腐朽。可没人“自首”,才致该事路人皆知。
我不敢想,也不愿想。周私塾性情火爆,出了此等大事,岂不暴跳如雷,怒“凶”一番?若有人站出,则事情皆大欢喜,其他人不必再担惊受怕。可等事实摆在面前,审问开始时,众人却面面相觑,继而无辜道:“不是我!
“不是我”的呼声一声高过一声,就是无人自首。周私塾也不好乱抓人,万一错了,造成冤假错案,将来颜面何存,威严何在?台下又有人窃窃私语云:“怕是小A干的吧……”只有出来一个人背上黑锅,其余人才能“免去一死”。
“管他是谁!揪出来了,就让他做替死鬼!”这一精妙的主意,不知是谁率先提出,诸位也都恍然大悟,互相指认起来。是朋友的,则痛心疾首地规劝,浪子回头金不换,悬崖勒马,快快投案自首;没什么感情交集,甚至早已成了对头的,干脆利落,不由分说将其推下水去。花样也层出不穷,作伪证,利诱,威吓……所有人都在推别人下水,可自己仍要拼了命浮上来,免得自身难保。所有人几乎都套上了个“莫须有”的罪名。而在自我求生之路上,有人明知无力回天,便机灵地多拉几个人陪他一道呐喊:“不是我!”
“不是我!”
我听着这一声高过一声的呼喊,便也觉得十分刺耳。各种“不是我”交错在了一起:有无奈的,被别人推下水而上不来的“不是我”;有愤怒的,因别人指认他而不满的“不是我”;有犹豫的,本没干坏事,却因无法忍受这场没完没了的闹剧,想站起来自污了之,但最后仍未下定决心的“不是我”;有心虚的,被人指认出,又死皮赖脸不肯承认的“不是我”;也有光明磊落的,没做亏心事的“不是我”。
而“真凶”的身份,仅几人心知肚明“目击者”与“凶手”。“目击者”不敢说,因为万一别人不信,非但无法伸张正义,反倒得罪了“真凶”。况且眼下最关键的事是自保动“空袭”,怕是“出身未捷身先死”了。为了保险,先说“不是我”才万一有人趁其不备发是万全之策。而真凶,更不可能承认了!只要他随波逐流,张口闭口“不是我”,咬定不放,也无人能拿出确凿证据来,自然心安理得地说着“不是我”,任何人也难以辨别真伪。
你指认他,他指认我,我又反咬一口指认你。人人都口口声声喊着“不是我”,却无人前去承担责任,都先为自己利益着想。
或许根本不存在凶手,圆规是别个人弄坏的。可这不存在的凶手,确乎被凭空捏造出了,也凭空捏造出了当下这一场闹剧,偏有一群人煞有介事地拖别人下水。喊“不是我”的并无过错,但又为何要拖人下水?
但仿佛无形中飘着条立论:别人被打压了,自己便高升了。
我耳边,只充斥着一声高过一声的呼喊:
“不是我!”
【评析】
始于模仿,臻于创新
作者 A狼牙月A
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很吸引人——《不是我》。仅从命题来看,本文就获得了读者的青睐。它会引发读者的思考:“不是我”是什么意思,它的背后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矛盾冲突正是紧紧围绕“我是谁”的追问这条线索展开的。文章开篇直接进入情节,进入叙事,不拖泥带水,通过L君和“我”饱含深意的对话揭示了事件的起因,也揭示了故事的矛盾冲突——圆规被毁,周私塾定然不会善罢甘休,“谁是凶手”的猜测也在班级酝酿发酵,仿佛要有大事情发生。
【关键词一】标题新颖,线索明晰,开篇简洁,揭示矛盾。
同时,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文章语言风格的与众不同。同学们,你是否在开篇3个自然段中读出了鲁迅先生的味道?“L君”这种写法常见于鲁迅文章;“周私塾”这一外号的运用造成了一种时空穿越感,与后文行文风格高度统一;大有深意的“何兄您……怕与此事无关吧”,让读者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特有的冷峻与深邃,形象犀利地展示出圆规事件发生后同学之间相互猜忌的情形。
后文对班级同学心态的挖掘可谓精妙。每个人心中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努力和这个“圆规事件”撇清关系。(“是朋友的,则痛心疾首地规劝,浪子回头金不换,悬崖勒马,快快投案自首;没什么感情交集,甚至早已成了对头的,干脆利落,不由分说将其推下水去。花样也层出不穷,作伪证,利诱,威吓……所有人都在推别人下水,可自己仍要拼了命浮上来,免得自身难保。”)那一段“‘不是我’交响曲”更是令人叫绝。用一句“各种‘不是我’交织到了一起”引出对群像的深入剖析刻画,有无奈的,有愤怒的,有犹豫的,有心虚的,也有光明磊落的。小作者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深入思考,才能对众生百态的细腻心理做出如此生动而深刻地剖析。这一点非常了不起。同学们,你可能觉得他写得有些夸张。是的,这里面确实有夸张;但是这种夸张却是建立在真实的生活逻辑基础之上的,这是一种“艺术的真实”。
同时,语言风格前后保持了统一,且语言风格与文章内容保持了和谐统一,没有让人不舒服,没有违和感。文章语言并非文白参半——就是在现代白话文中夹杂一些文言词语。其实,那种“文白参半”的语言同学们是使很难掌握的,弄不好,就搞成了不伦不类。而本文的语言风格并没有给人留下这种不好的印象。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语言风格,是富丽堂皇、优美典雅,还是通俗流畅、富有生活气息,这是由你所写文章的内容决定的。比如,鲁迅杂文的语言犀利深刻,正好用来揭露黑暗现实和封建统治者的反动本质;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语言淳朴自然,毫无夸饰,这才有利于表现淳朴深沉的父子深情——表现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完全可以不依赖于华丽辞藻的堆砌和大量修辞手法的粉饰。但是,这不代表朱自清先生不会运用修辞,不会写华美的文字。比如他的散文《绿》,就极尽细腻美好华丽之能事。看这个句子:“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这是怎样清新细腻、漂亮缜密、精致玲珑、诗意盎然的表达呀!为什么会这样来写?是因为朱自清先生要通过对梅雨潭的绿的精致描摹,来表达对祖国大自然绚丽风光的颂扬,表达对美好境界的赞美和追求。所以,《绿》的语言风格就是这样漂亮缜密、精致玲珑。
再看本文。作者要表达的是对一种不良现象的反思和批评,对“别人被打压了,自己便高升了”这种不良思想的反思和批评。所以,他就有意(也有可能是无意)模仿鲁迅先生“犀利冷峻”的语言风格,使文章的语言形式和表现内容和谐统一起来。
【关键词二】语言风格要和文章内容和谐统一;要善于挖掘细节、表现细节,细节是魔鬼;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深入思考,善于运用细节,才能写出好文章。
作者还善于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来解释事件背后的意义,引发读者思考。
我一直认为,小学生写作文,不要一味地强行地去追求所谓“意义”,非要挖掘出所写的人和事背后的某种哲理。因为,从实际情况看,很多小学生“挖掘”出的那个“意义”充满了假大空,纯粹是“装大人说话”,或是在某些老师的指导下,故意给文章安插上一个“光明的小尾巴”。这种实际上没有意义却非要弄出个“意义”来装点门面的文章犯了写作大忌——虚假。所以,小学生能写出“有意思”的作文就已经值得表扬和鼓励了。
但是,到了初中之后,随着同学们年龄的增长,你们的思想会变得越来越深刻,情感也会越来越丰富。这时候,你们的作文就不能仅仅追求“有意思”了,你们还要把自己(注意,是你自己)的思考通过你写的人和事表达出来,即“有意义”。而表达意义的方法之一就是夹叙夹议。
本文作者何远博写这篇文章时,是小升初结束后的那个暑假,也就是说,他实际上只是一个小学毕业生。所以,他能在这样一件小事中发现相对他而言已经算是很深的“意义”,实属不易。更可贵的是,从他的家长那里得知,“圆规事件”是发生在他上小学时的一件真事。也就是说,本文的选材来自作者的真实生活,所以,即使文章有夸张之处,我们读来却倍感真实。情感真实,符合逻辑,是评判好作文的重要标准。
【关键词三】恰当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能解释事件背后的意义,引发读者思考,更好地凸显主旨;写“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作文”;努力从自己的真实生活中选取作文素材,更容易写得真实具体;某些细节可以虚构、创作,但要符合生活逻辑和事理逻辑。
【结语】
到底什么叫好作文?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概括,我选择“创新”;如果还可以添加一个词,我选择“真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建议”一节中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可是由于同学们的生活经验有限,间接经验(主要来自阅读)不足,“创新”就成了很多同学可欲不可求的作文境界。怎么办呢?
答案是——从模仿开始。
本文最大最直观的亮点就是和内容和谐统一的语言风格。前面我说过,作者的文字让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这是一种很不好拿捏的风格。其实,我并不能确定小作者是不是在主动地模仿鲁迅先生,但是他的语言确实显露出一种犀利冷峻。从逻辑上讲,这种语言风格不可能是空穴来风,不可能是他自发的文字运用习惯,一定是受到了某位作家某些文章的影响。他有了阅读积累,于是在写文章时,就会有意无意地(我认为是“有意模仿”占主导)流露出某种味道。就像当你疯狂看各类“宫斗剧”时,那句“定是极好的”或“臣妾做不到啊”就可能成为你插科打诨时的一句笑语。
所以,同学们,从模仿开始吧。根据你所写文章的内容确定一种语言风格,模仿大师的样子写几个句子。哪怕写得有些蹩脚、有些生涩也没有关系,这是你的大胆尝试,是你迈向更高峰必走的一步。还要模仿大师们在立意、选材、行文等方面的写作技巧,模仿他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光和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的心灵与笔墨。
就这样,慢慢地,你不断观察、体验、总结,不断阅读、思考、积累,你就会在某一天、某一刻突然灵感突现,写出打动你自己也能打动读者的好文章,你就会有一种不表达就憋闷的冲动。
这种境界,便是“创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