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怎样有效的读书?七个方法让你读的书活起来。

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关于读书,你怎么看?

昨天和朋友交谈的时候听她说孩子上幼儿园了,表现很好,并没有哭闹,同时告诉我她有二胎的好消息,原考虑的考教师资格证的想法还是放弃了,并打算学习理财理财领域,要先从看这些方面的书看起,然后慢慢实践。

读书

听到她这么说,我觉得很好,很为她高兴,首先,她明确了自己的定位,舍弃了对自己来说并不太合适的东西,专供理财领域,并从读书开始,这是好事儿。那么应该怎样读书呢?

明确定位

正如我同学一样,应该首先明确自己的定位,自己擅长的领域是什么,想学的领域是什么,以这这个领域为主,再结合几个扩展领域提高综合方面的素质。然后将自己选择的各领域的书籍分类,建立阅读清单。

分类整理

建立阅读清单

例如,我读的书籍是理财类,育儿类,时间管理类个人成长类,心理类,儿童绘本类等,按照这些类别分类整理,读书时会更有目的性,针对性,查找时也会更方便。比如今天想读理财的书籍了,就选出自己想读的书籍,很方便,具体应该怎么读一本书呢?

当你想到读一本新书的时候会怎么做?我觉得这样做会比较好。

查书评

可以在网上搜索这本书的书评,看看大家对这本书的评价如何,具体内容是写什么的,有哪些要点是自己感兴趣或者有帮助的。

阅读目录和序言

如果通过书评确定这本书的可读性之后,先阅读整本书的目录和序言,这样更能清晰的了解书的具体内容,根据目录判断哪些是该读的哪些章节可以不读或者略读,哪些章节需要重点读。

写读书笔记

边读书边写读书笔记是个好习惯,可以把自己读到的经典的语句摘录下来,靠谱的方法总结出来,写到比较本上,敲到电脑上整理出来,或者通过语音的形式记录下来,还能锻炼自己的朗读能力。还可以用思维导图做笔记。

写书评或者读书感悟

读完一本书不是读完就读完了,如果不做深入思考,读再多的书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读了那么多书,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书评或者感悟,这样更能加深自己的印象,以利于学以致用。

定期复盘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对于读过的书要定期复习,如果没有时间做整本书的复读,针对自己的读书笔记和书评以及感悟学习,并进一步思考,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此时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加入更新的思想。

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厌倦始通神。”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离不开一点一滴的积累。

鲁迅先生

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学习致用。

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专门一门或几门;但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实践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