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葛大爷不拍贺岁片之后,我已经好久不看贺岁档电影了。
今年,我看了,直奔《你好,李焕英》。
我喜欢张小斐,清纯到岁月静好的感觉,不太喜欢贾玲,太闹。但是电影里的角色确实给了我惊喜,两个人的演技在线,不做作。也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贾玲。
19岁的贾玲痛失母爱,每每思及难过不已,今年39岁的她终于把这种思念搬上了大银幕。
不得不佩服贾玲,初当女导演,就拍出了如此叫座的作品,虽然在艺术技巧和场景衔接上偶有不足,但是身为女主演的贾玲对母亲那种真挚感人的爱弥补了一切。
《你好,李焕英》的故事设计比较巧妙。女儿贾晓玲在母亲遭遇车祸后意识到了“我当你一回女儿,让你高兴一回都没做过”的遗憾。
自此,片中的笑点都穿插在贾晓玲为了“让李焕英高兴”而做的所有事中:为了让李焕英成为厂里第一个买电视的人,假装盲人;为了让李焕英遇到人生的大好事,想办法组建排球队;为了让李焕英改变人生境遇,竟然撮合她和沈光林……
全片中,贾玲多次痛哭,每一处,都不是身为演员贾晓玲的演技,都是女演员,女导演贾玲怀念母亲的真挚情感,都是为了那来不及回报的母爱而痛哭失声。
唤起了观众强烈的共情。
看到最后,镜头转入到中年李焕英的视角,才发现,原来年轻的李焕英也是母亲穿越过来的,艺术层次,母女感情直接升华,母亲什么都知道,一切并不仅仅是贾晓玲单方面情感的付出。
每一帧镜头,每一处场景,都流露出母亲对女儿更为真挚,无怨无悔的付出和爱,李焕英表达的“你高兴我就高兴”的母爱是我们做子女永远也无法企及,无法报答的。
2
相比于贾玲,我自愧不如。倒不是她事业的成功,而是对母亲的心意。
我的母亲离开我也马上三年了,在我记忆的最深处,还是她躺在病床上无力的样子,我很难过,也思念至今。
但是我没有贾玲的意识,我好像真的没有让她高兴过,骄傲过,甚至是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哪怕为了让她多活几年,我愿意选择少活几年,其实明白这于事无补。
直到篇尾的那段话,我更是自责。
打有记忆,她就是中年妇女,所以总是忘记,妈妈也曾是花季少女。
我为妈妈买了房子,买了带毛毛的大衣,买了紫色的外套……我能买到的知道是她想要的我都努力去买。
实际上这远远不够,我至今后悔难过,没有为她多做几顿饭,多洗几件衣服,多聊几回天,陪她多出门走走……
妈妈临终前,跟我说起,我带她唯一一次去旅游,泡温泉。
每次思及她当时满足的表情,想起她花白的头发,穿着蓝花的裙子,像个少女似的踮着脚,去够树上的花枝,我就忍不住痛哭……
唯一的想法:下辈子,我做妈妈,妈妈来做我的女儿。
届时,我用我青春时光,呕心沥血,换她幸福人生。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年年都是热点,千万别只是说说而已,请在父母还健在的日子里,多多陪伴,像他们比我们一样回报他们,不要让人生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