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渴望每天工作充满激情,自带鸡血,充满斗志呢?
可现实中我们常常是拖着疲惫的身子去上班,到了办公室就觉得特别无趣,看着枯燥的报表觉得心烦,有时还会跟同事关系紧张,就像《欢乐颂》里的关雎尔和樊胜美充满了职业的苦恼。
于是最期待的就是赶紧下班吧,马上到周末吧。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有一些人在工作上充满干劲,每天对工作特别期待,就像职场人气女王安迪,或者霸气总裁唐晶。
当我们知道了激情到底从何而来,就会明白为什么在工作上缺少激情了。
很多人试图通过一次团建活动,一次励志讲说,读几本励志说找到激情的源泉。然而这样的激情就算找到了,也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经过大量的实验与调研,作者发现激情是伴随着职业发展而增强的。
你可能听过在职场上有三个阶段:分别是工作、职业、事业。什么区别呢?
为了更好的诠释这三者,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如果你听过就直接往下看吧。
有个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问那里的建筑工人们在干什么?
三个工人有三个不同的回答。
第一个工人回答:"我正在砌一堵墙。" 第二个工人回答:"我正在盖一座大楼。" 第三个工人回答:"我正在建造一座城市。" 十年以后,第一个工人还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了建筑工地的管理者,第三个工人则成了这个城市的领导者。
我们先不去探讨这个故事逻辑的严谨性和因果关系,这里面列举的三种人对应着上文提到的三种职场阶段。
第一个工人就是在干工作,每天苦哈哈,挣个辛苦钱;
第二个工人就是在做职业,他的目标是成为建筑界的专家,所以最后成了管理者。
第三个人是把这件事做成自己的事业,就像自己养娃一样,所以他与这个建筑项目连在一起,最后也因为它成就了自己。
那么对照这个故事,你想激情会出现在哪个阶段呢?毫无疑问越往后激情越高,因为你都与项目融为一体,也就是说项目就是你的生命了,那么怎么能不容易找到激情和兴趣呢?
然而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这三个阶段不是可以直接跨越的,比如说我直接绕过工作,直接奔向事业,对不起,这做不到,我们只能缩短每一个历程的时间,却无法实现跨越。
因为这跟每个人的发展历程也是相吻合的,我们初到社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温饱问题,工作不是为了什么改变世界,就是为了挣钱养家。
只有达到一定经济基础了,我们才会去谈专业、谈事业。
这里肯定有人会说,你看某某电影、某某某成功人士都说,为了梦想可以舍弃一切。
但是你再仔细想想,他们创业本身就是烧钱的过程,没有经济来源他们靠什么去养活的员工。所以大多数创业者都找风投或者找合作伙伴投资,有几个人是靠着理想活着的。
这几天大家都在读《跃迁》,古典老师提出了重要的“幂数规律”与“二八法则”,其实就是中学学的反函数,一条曲线,先高后低。但是我们从起步到精通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从底到高的曲线轨迹。
刚起步,可能学的快,进步也大,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慢慢都遇到了瓶颈期,感觉怎么努力也没有看到进步,这在群里的手绘高手向往的分享中也提到过。
那么遇到瓶颈期后,继续积累、找对方法,过了这关,你就会收获“幂数增长”的红利,又叫做“复利效应”,也就是积累的回馈。
可惜的是很多人都没有熬过那个瓶颈期,更让人无奈的事实是大多数人连瓶颈期都没有到,他们一般没坚持几天便放弃了。所以有句话说:常立志与立长志。
到这里,另外一个激情的来源也就浮出水面了,那就是精通。
当你做一件事越精通时,你就越会感受到它带给你的成就、自主和归属感。于是你也就更容易体会到那种职业带来的激情与喜悦。
所谓的“自主”,就是对生活有掌控力;而“成就”则是自己擅长做一件事并取得积极反馈;至于“归属”,那就是可以跟其他人建立更好的关系。
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我的前半生》里面起初女主角罗子君在职场上什么也不会,所以刚上班时总是很沮丧,迟到爱找借口,晚上回家还是一身疲惫。
但在朋友的指点下,她慢慢的做事更有方法、更专业,后来她可以很好的掌控自己的生活。
当发生了“唐晶泄密”事件时,她可以准确的找到各个关键人物,理清其中利害关系,迅速解决问题。
最精彩的是说服玲玲自首那段,她没有直接劝玲玲,而是把她带到她的丈夫陈俊生附近并让其躲起来,然后她问了陈俊生几个问题,每个都很专业,但是句句都是替玲玲问的。
比如你后悔过么?你这样做就是为了做陈总吧。尤其是那句,恭喜你,陈总!直接让陈俊生情绪崩溃,玲玲看着也心如刀割。最后玲玲主动自首。此时的她做什么事情都更自信,更有激情。
要知道,这要是换做以前,罗子君上来肯定是又哭又闹,没等说服别人,自己先哭个歇斯底里了。
最后再总结一下,职业激情的两大来源:时间积累和精通程度。
而时间积累又要经历三个阶段,符合一个规律“复利效应”,即工作、职业和事业。
关于精通程度,没有什么窍门,要说有也是刻意练习了,这就不展开介绍了。
关于职业激情,你还有什么好的来源么,期待你的留言哦。
——《优秀到不能被忽视》读书笔记第2篇